1 月 6 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聚焦产业调整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狠抓工业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2021 年我市对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了逐一摸底排查,并登记造册。经排查,全市共有 38 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通过科学评估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条件,有 17 户企业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经过企业申辩和专家评审,提出就地改造企业 10 户、异地迁建企业 4 户、关闭退出企业 3 户。通过搬迁改造和关闭退出等措施,目前 17 户企业风险得到切实排除,均达到国家政策要求。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我市督促重点工业企业和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制定了拆除活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办理备案审查兰州中凯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蓝星石化公司两户企业 3 起废旧化工设备及煤制气装置和甲醇装置《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此外,我市依据国家十六部委印发的《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及《甘肃省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年度工作方案》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关闭砖瓦窑企业 138 家,淘汰生产线 142 条,淘汰腾达西铁等 5 家企业 6300KVA 铁合金电炉 11 台 , 退出落后产能约 4 万吨。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进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着力推动企业出城入园,累计有 72 户企业出城入园项目已建成,15 户企业项目正在建设,1 户企业正在选址,6 户企业因无法调规及总部未批复等原因暂缓实施,16 户企业因自身资金、原址土地规划等因素放弃实施。2021 年,按照《兰州市督办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要求,已解决兰通厂、海兰德泵业、天元植物蛋白公司等出城入园历史遗留问题 3 个。
在此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完善了煤炭集中配送体系建设,实现民用煤集中配送全覆,全市建立一级煤炭市场 7 家,建设煤炭二级销售网点 407 家,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同时,我市网点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近郊四区根据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设置情况,5 家网点退出经营,远郊区县网点按照方便居民就近购煤的原则,增设 8 家网点。今年煤炭配送体系配送煤炭产品预计 15 万吨,约占煤炭销售量 75%,目前已配送 13 万吨,切实发挥了煤炭配送体系配送主体作用,确保民用散煤质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