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亩产效益 " 评价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 年以来,泰山区本着细化流程操作,盘丝抽茧评价过程,精耕细作评价结果的标准,对 " 亩产效益 " 评价改革工作找准发力点,卡准症结点,瞄准闪光点,以点带面,助推泰山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找准发力点,给企业 " 把好脉 "
" 亩产效益 " 评价改革将农业生产领域的 " 亩产 " 概念延伸到经济领域,鼓励地区、企业用最小的资源消耗实现综合产出和效益最大化,不以规模为标准,而以效能见真章。
结合泰山区的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泰山区从质量效益、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出发,总结了 2019 年 " 亩产效益 " 工作经验,制定《泰山区工业企业 " 亩产效益 " 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企业综合评价范围上,实现了除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外所有的规上和规下企业的全覆盖;在组织机构上,调整优化了泰山区深化 " 亩产效益 " 评价改革工作专班,建立了由区工信局总牵头,发改、财政、统计、税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金融监管等主管部门紧密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在评价指标上,在保持与省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构建了 "5+X" 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 "5" 是省规定的 " 单位用地税收、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 ","X" 设置了研发技术、品牌、股权交易等 5 项加分项和安全隐患、节能超标等 3 项减分项;在指标采集上,经过部门取数、企业确认、统一校核、结果公示、上会审议、发文公告等完整的评价工作流程。
2020 年度,泰山区对全区 219 家工业企业进行了评价分类,A 类企业 45 家、B 类企业 113 家、C 类企业 49 家、D 类企业 12 家。
卡准症结点,给企业 " 开好方 "
评价是基础,关键在运用。要使 " 亩产效益 " 评价改革真正成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就必须建立起高效精准的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让优等生有快步向前的动力,让差等生有如坐针毡的忧虑。
针对 A、B 类企业,泰山区以 " 亩产论英雄 ",优先支持此类企业享受政府财政性奖励、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扶持政策》,文件中分别提出对评价为 A、B 类的企业在项目申报、对上争取上给予政策倾斜。截至目前,A、B 类企业中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 " 小巨人 "3 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2 家,省、市级双创示范基地 3 家,省、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3 家,省、市级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 19 家,市级 " 一企一技术 " 中心 6 家,4 家瞪羚企业已公示,总数列全市第一位;推荐 A、B 类岱银集团等 7 家企业列入省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白名单,A 类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液态食品智能装备工业设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另外有 2 家 A 类、2 家 B 类企业的生产线及核心零部件被认定为 2021 年度山东首台(套)技术装备。
截至 2021 年 10 月末,泰山区金融贷款投向工业领域约 111.5 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 15.2%,与年初持平,其中支持泰山区 A 类企业 9.83 亿元,较年初增加 1.71 亿元,增长 21%,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对上争取 32484 万元。针对单位耗能、单位污染物产出效益低等 C、D 类企业,泰山区用政策和数据双重 " 硬杠杠 " 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2021 年对 12 家 D 类企业执行差别化电价政策以来,已额外加收电费 1.22 万元。
瞄准 " 闪光点 ",给企业 " 强心剂 "
随着 " 亩产效益 " 评价改革的纵深推进,泰山区工业企业在提质增效上进步较大。同 2019 年相比,2020 年度 " 亩产效益 " 综合评价主要指标均有大幅提升,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同比增长 69.55%。2021 年以来,泰山区共将 D 类企业的 6 宗工业用地约 448 亩纳入城镇低效用地范围,下一步,泰山区将对低效用地进行倒逼腾退,有效提升资源要素利用率。从 2020 年度评价结果看,2019 年列为 D 类的 5 家企业中,4 家企业已经实现提档升级,脱离 D 类,随着各项惠企政策持续发力,这些企业将保持持续向好态势。
面对工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现状,泰山区按照集中集约集群要求,高标准建设以泰山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邱家店镇新兴工业区、省庄镇新兴工业区为两大特色的产业空间结构,实现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做大做强 " 三位一体 " 目标。并通过明确园区发展方向及主导产业,实施园区产业建链、补链计划,推动园区产业链延伸和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层次分明、功能完备、有机衔接的工业园区发展新格局。
" 亩产效益 " 评价是 " 紧箍咒 ",也是 " 保护伞 ",更是 " 好医生 "。下一步,泰山区将以 " 亩产效益 " 为指挥棒,加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持续为企业做好服务,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编辑 陈茂荣 审核 王天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