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赶考之路怎么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 榆中县委书记冯月旺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兰州市将统筹榆中生态创新城产业布局和整体开发运营,要强化使命担当、始终一心干事,在实现榆中县高质量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先锋,紧紧围绕 " 一中心、一高地、一枢纽、五区 " 总体发展定位,以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生态创新城三大任务为重点,乘势而上谋发展,真抓实干求突破,奋力打造品质榆中,为落实 " 强省会 " 战略、系统推进兰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榆中奉献。
把握 " 转型升级 " 时代脉搏
彰显旗帜鲜明、绝对忠诚新担当
明确发展目标、主攻方向、项目支撑,构建 " 三区三园四带 " 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以建设西部先进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目标,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三大产业区。建设高原夏菜核心区,力争五年内打造百亿级高原夏菜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将百合、中药材打造成为北山 6 乡镇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建设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布局百合、中药材、小杂粮和畜禽加工四个功能板块,建成全县首个品种引进、产销一体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做强工业产业园,围绕卧龙川产业园建设,五年内打造 1 至 2 个百亿级生态产业,大幅提升新兴产业比重,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做精科技孵化园,打造一批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围绕西北重要的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建设,重点承接市区商业出城入园和拓展夏官营机场通航功能。壮大三产融合产业带。以打造西北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四位一体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带、壮大乡村旅游示范带、培育红色文化旅游带、扩展古镇文化体验带。增强项目建设支撑力,紧盯强企名企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招引集聚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包装实施重大项目 300 个以上,投资达到 800 亿元。
把握 " 乡村振兴 " 时代强音
全力塑造兴旺兴盛、富裕富足新面貌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 " 四个不摘 " 要求,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有序、过渡平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切实打牢乡村振兴基础。着力培育夯实富民兴村产业。必须创新多元致富增收模式,按照 "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 思路,做专做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建设一批农产品交易市场,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带动的复合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资产盘活、村办企业等模式,扶持一批属于村集体、属于农民自己的企业,让村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全面提升农民发展能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更多 " 土专家 "" 田秀才 "" 农创客 " 脱颖而出,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合理布局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紧扣宜居宜业目标,让农村成为留住人、吸引人、造福人的美丽家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5 年内争取建成省级示范乡 5 个、示范村 50 个以上。 实施美丽乡村提升行动,吸引社会资本开发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打造 50 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把握 " 协调发展 " 时代趋势 全力构建以城带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生态创新城建设为抓手,推动区域协同共建、城乡一体发展。按照市党代会 " 推进榆中生态创新城与高新区、榆中县全面融合发展 " 要求,聚力推进榆中县、生态创新城、兰州高新区协同融合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腾飞。
城关镇片区突出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升级,打造宜居宜业中心区;和平片区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夏官营片区紧扣生态创新城功能定位,打造科创产业发展区;青城片区立足景区定位,争创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定连片区加强园区配套,打造新兴产业区,五大片区同步推进、协同共建。
突出夯实基础,着力推进外联内畅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配置工程,做好机场、高速公路和市政道路的有效衔接,用 3 年时间配套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为企业入驻、项目落地和人口集聚创造良好条件。突出生态优先,实现 " 入口添景、两岸增绿、两山见林、三线显廊 " 的生态绿化目标,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突出产业支撑,紧盯 " 双碳 " 战略,优先布局高端制造、军民融合、医疗康养等产业,将生态创新城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资源汇聚的综合性创新新城。高标准落实宛川河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构建 " 五水润城 " 的水生态格局。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新增国土绿化面积 10 万亩。
把握 " 普惠共享 " 时代追求 全力彰显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新成效
全域建设城乡融合示范镇。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推动红色和平建设,推动和平镇建成区、沿黄片区、南部山区各有侧重、协同发展。五年内把和平建成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镇,地区经济总量突破 100 亿元。用心用情办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3 年内解决 " 入园难 " 问题,5 年内化解 " 择校热 " 现状,实现 " 学有所教 " 向 " 学有优教 " 提升。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扩大 " 医联体 " 建设,构建 15 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拓展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挖黄河文化、宛川文化等地域文化内涵,打造一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
把握 " 共管共治 " 时代路径
全力打造多元参与、综合治理新体系
坚定不移建设法治榆中,以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法治建设夯实治理根基。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通法治服务 " 最后一公里 "。
加强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警务建设,增强预警预测、联防联控、应急处置能力,着力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融合共享的治理新模式。
以精细管理提升治理效能,深化 " 平安榆中 " 建设,织密织牢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把握 " 全面从严治党 " 要求
全力开创实干笃行、勤政廉政新局面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 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固本强基、队伍提升、党建赋能、服务振兴、品牌创建五大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培树一批基础扎实、工作活跃、特色鲜明、成绩突出的农村党建示范点,创建榆中党建新品牌。
强化干部教育管理,注重在急难险重一线培养、考察和识别干部。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将党委(党组)全面监督与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有机贯通起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