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刚刚热闹起来的南关夜市人气很旺。此时,也正赶上处在夜市中的外国语学校、清华小学的放学时间。" 请大家按照路引指示,有序通行,保障学生先行通过 ……" 带着红袖章的南稍门社区的 " 爱心护学队 " 队员们在夜市中维持着秩序,为学生的安全放学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这个爱心护学队正是南稍门社区依托社工委 " 党工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 " 基层治理体系在辖区内做的一件实事。走进酒泉路街道各个社区,记者了解到,社工委正在成为凝聚辖区广泛力量,创新基层治理、做实各项民生服务的有力抓手,不断催化着很多鲜活的民生实事解决或正在解决 ……
2021 年中期,酒泉路街道 5 个社区在全区率先完成 " 社工委 " 的建立,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吸纳辖区各级各类单位参与其中,持续扩大 " 社工委 " 的朋友圈。同时,各 " 社工委 " 依托协商议事平台,应用 " 三张清单 " 模式,针对群众呼声最高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居民需求清单,通过协商议事,发挥 " 社工委 " 资源优势,建立 12 类项目清单。连日来,党报热线进社区记者走访了解这些清单上的一件件民生实事背后的 " 社工委 " 故事。
故事一:爱心护学队筑起安全屏障
2021 年 9 月,酒泉路街道南稍门社区 " 社工委 " 成立后不久了解到:" 双减 " 政策后,学校增加延时服务。地处南关夜市中的兰州市外国语学校和清华小学的放学时间赶上了夜市的开市时间。如何保障学生放学安全与夜市经济的正常运行呢?这成为了南稍门 " 社工委 " 成立后的第一个挑战。
针对这一情况,南稍门 " 社工委 " 迅速集结 " 社工委 " 成员,联合街道综治中心、公共安全办公室首先实地走访了兰州外国语学习和清华小学,深入了解学校的需求,征求学校的意见建议,并就学校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和南关夜市的负责人进行了反复多次对接,同时还征求了辖区派出所、执法中队、城关交警大队以及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南稍门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
而在随后的 " 社工委 " 会议,大家又专题研究讨论了这一问题,最终成立了爱心护学志愿服务队。队员都是社工委委员或者来自社工委单位。他们中间,既有社工委委员单位南关夜市的商户志愿者,也有社区网格员;既有退役军人志愿者,也有派出所、执法队等党员志愿者。现如今,每天放学时刻,爱心护学队都在路上为两所学校的 2200 多名师生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 这件事的完美解决,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工委’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感受到了以‘社工委’为抓手,为新时代的共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思路提供的更多可能性。集中社会多元力量参与,为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发挥优势和力量。" 南稍门社区党委书记韩建斌对记者说道。
故事二:小院居民告别水费均摊的历史
以 " 社工委 " 机制服务民生,助力解民忧,在酒泉路街道各个社区,类似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杨家园社区的 " 酒泉小院 " 中,近日有一件事让居民拍手称赞:困扰多年造成邻里关系紧张的水费均摊时代一去不复返。智能水表入户,从今以后这里也变成了插卡式水费收取;崭新的智能水表、新改造的上下水管网、新增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终结了这个小院多年以来的用水难、说水费更难的问题。而这也正是以 " 社工委 " 机制发力为居民解决的实事之一。
在一次走访中,社工委委员了解到," 酒泉小院 " 长久以来水费均摊导致的邻里矛盾不断升级。2020 年小院列入中央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管网设施、加压设备、化粪池进行彻底提升改造,那么水费收取的系统能不能也同时改造呢?居民把这一问题摆在了 " 社工委 " 面前。于是在社工委一次次的小院议事会中,共谋共推老旧小区的用水问题成为了杨家园 " 社工委 " 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工委负责人以及社工委委员链接红色物业资源、水务公司对小院进行勘察,社区组织居民开展协商共议,最终完成了智能水表的入户,彻底告别水费均摊历史。
杨家园社区党委书记杨静告诉记者,社区通过 " 社工委 " 议事机制,搭建 " 小院议事会 " 协商议事平台,充分激发居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不同利益人群有效的、规范的、合法的表达诉求参与民主协商。现如今,随着 " 社工委 " 的运行,杨家园社区 " 社邻共享 +" 的服务模式已经形成,这一模式整合了共享社邻、和美社邻、平安社邻、智慧社邻、书香社邻五大板块。以区域化、社会化、开放式的理念,建立社区 " 社工委 " 资源库,打破现有的委员轮值制度,从 15 名委员的 "5+10" 转变为 "5+n",使 " 社工委 " 各委员、单位闻令而动,因事而变,人随事转,及时地按照社区事项急难险重在 " 社工委 " 资源库中发掘、链接相对应的资源,提升社区事务处理、应急处突的机动性、高效性,不断拓展邻里互助、社邻共享的治理模式。
故事三:同心抗疫共绘 " 同心圆 "
" 社工委 " 机制聚合力,服务群众零距离。2021 年 10 月,疫情突袭兰州。面对疫情,酒泉路各社区社工委也是积极发挥社工委的作用,有机整合辖区党员 " 双报到 " 力量、志愿者、行业领域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各单位发挥多元主体责任迅速下沉到各小区,主动参与 " 社工委 " 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投身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酒泉路街道各社区社工委 " 以网格为单位,分批分时段通知群众有序排队采集,既有效防止群众扎堆聚集,又最大限度确保群众应检尽检。同时,充分利用网格员以及部分社工委委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微信群、小喇叭、入户走访等方式加强宣传。在 " 社工委 " 的号召下,多方力量和多方资源共同汇聚在基层社区,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 " 白衣战士 " 到志愿者,从爱心人士到退役军人,纷纷加入抗疫志愿大军中,共同绘就疫情防控 " 同心圆 ",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力量。而在酒泉路街道 " 一社一特 " 品牌,15 分钟生活圈等服务民生的各个领域," 社工委 " 也正在成为服务居民的好 " 帮手 "。
问需于民,持续推进和美街区建设
酒泉路街道主任徐晓告诉记者,2021 年辖区内各社区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指导和领导下组建 " 社工委 ",在以城关区 " 凝心聚力 " 工程为载体,不断探索拓展街道 " 党建集结号 " 品牌内涵的基础上,将辖区内驻区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负责人,以及社工、退役军人、志愿者等吸纳为 " 社工委 " 成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居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共建共治新格局。经过将近半年社工委的运行," 社工委 " 以群众实际需求、辖区单位困难为导向,通过整合资源开展群众诉求收集、邻里纠纷化解、环境卫生共建、社区安全防范等多项工作,为社区治理提供智力等多方支持,为辖区单位解决实际困难,为居民群众做好服务。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更进百尺杆。徐晓告诉记者,2022 年酒泉路街道将继续探索创新 "1415" 社工委工作机制,聚集融合资源进一步激活社区造血功能,问需于民,持续推进和美街区建设。最大限度推动辖区资源共有共享,着力构建 " 党工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 " 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全街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汪文学 颜娜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