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1-10
采购额超20亿!“白蕉海鲈”还没养好,就已提前预销7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如果你吃过海鲈鱼,很可能是带着 " 珠海口音 " 的,因为国人餐桌上每 10 条海鲈鱼,就约有 7 条产自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2022 年 1 月 10 日,2021" 白蕉海鲈 " 品牌网络活动周暨第四届 " 白蕉海鲈 " 旅游文化嘉年华(下称 " 嘉年华 ")开幕式在 " 中国海鲈之乡 " 白蕉镇举行。线下 14 家企业预采购海鲈量超 2 亿斤,约占 " 白蕉海鲈 " 全年养殖量的 70%,采购额超 20 亿元。

2022 年 " 白蕉海鲈 " 还没养好,就已提前预销 70%

这意味着 2022 年 " 白蕉海鲈 " 还没养好,就已经提前预销 70%。本次采购商战略签约有望带动更多的 " 白蕉海鲈 " 卖出更高价格,带动更多百姓增收。" 白蕉海鲈 " 已成为了带动农民增收的 " 致富鱼 "、乡村振兴的 " 希望鱼 ",是兴渔富农的代表性水产品种之一。

据了解,往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珠海海鲈塘头价格一般为 7-9 元 / 斤,但进入 2022 年 1 月份以来,珠海海鲈塘头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海鲈水车收购价基本维持 10 元 / 斤以上。业内预计珠海养户平均卖一斤海鲈能多盈利 2-3 元,平均每亩至少能为养户多带来 2-3 万元的收入,预计可为 2021 年珠海的海鲈养殖增收超 6 亿元。

本次嘉年华通过海鲈文化、美食、渔趣互动、主题征文大赛、垂钓体验等活动,全方位展示珠海特色美食和白蕉水乡魅力。

养好一条鱼,致富一方土," 白蕉海鲈 " 成为珠海名片

海鲈学名花鲈,繁殖和生长在沿海。白蕉镇位于出海口,西江多条泾流在这里与海水交汇,形成独特的咸淡水地带。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无公害的水质要求,成就了闻名遐迩的 " 白蕉海鲈 "。这里的海鲈比起其他产区,生产期更长,且更有利于成长。

2009 年," 白蕉海鲈 " 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 年,白蕉镇被评为 " 中国海鲈之乡 "。2017 年," 白蕉海鲈 " 入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一批)、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一批)。2021 年白蕉镇特色品种 " 白蕉海鲈 " 养殖面积 3.2 万亩,全年总产量达 12.31 万吨,约占全国海鲈养殖产量的七成,其所在的斗门区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海鲈产区。

养好一条鱼,致富一方土。现在,以地名命名的 " 白蕉海鲈 " 成为珠海的一张耀眼名片,走出一条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道路。一二三产综合产值不断上升,带动大量养殖户走上致富之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出口到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

为了塑造 " 白蕉海鲈 " 的品牌形象,当地开展了不少举措,包括 " 白蕉海鲈 " 良种选育,引进第三方检验确认 " 白蕉海鲈 " 水质环境,保证饲料与鱼苗品质等。据了解,目前养殖户需依照标准生产作业流程养殖,使产出的海鲈质量稳定;企业则需做到保价收购,以获得养殖户的信赖。

自 2017 年起,白蕉镇围绕 " 白蕉海鲈 " 策划系列品牌活动,串联融合海鲈产业、美食特产、文化习俗和旅游资源,将 " 白蕉海鲈 " 形象打造成为白蕉镇的文化符号。在多方努力下," 白蕉海鲈 " 的招牌不断被擦亮。

据悉,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人民政府主办。2021 年 12 月开始,以 " 鱼跃白蕉,鲈游四海 " 为主题的 2021" 白蕉海鲈 " 品牌网络活动周暨第四届 " 白蕉海鲈 " 旅游文化嘉年华全面启动,并迎来全面升级。活动创新采用 " 网络节 + 云展会 " 模式,通过举办海鲈文化、美食、渔趣互动、主题征文大赛、垂钓体验等活动,向大众全方位展示 " 白蕉海鲈 " 的独特魅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相关标签

嘉年华 珠海 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 韩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