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2-01-11
新一年,这些特殊天象值得期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1 年已经过去,这一年红月亮、月掩金星、火星合月等天象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新的一年,又有哪些精彩的特殊天象等待着我们?

所谓特殊天象,指的是日食、月食、行星合月、行星相合、流星雨等不常见的天文现象。正是这些特殊的天象奇观,装点了 2022 年的星空舞台,让我们甘愿在傍晚或深夜静静守候,只为一睹其风采。

图源:视觉中国

做好防护来看月食、日食

2022 年,从全球范围来看,将会发生两次月食、两次日食,两次月食都是月全食,分别发生在 5 月 16 日和 11 月 8 日。在我们国家只能看到 11 月 8 日的月全食。

5 月 16 日的月全食,在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部分地区、亚洲极西部可以看到。我国看不到这次月全食,因为它正好发生在我国的白天,月亮在地平线以下。月食开始的时间是北京时间 10 时 27 分,月全食开始的时间则是 11 时 29 分,月全食结束于 12 时 53 分,整个月食将于 13 时 55 分结束,持续时间接近 3 个半小时,其中全食时间持续将近一个半小时,最大食分 1.41。

从全球范围来看,11 月 8 日的月全食在北美洲、南美洲西部、亚洲东部、大洋洲地区可见。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整个月食的全过程,中部、西部地区可见带食月出。这次月全食初亏的时间是在 17 时 09 分,食既(即月全食开始)在 18 时 16 分,食甚(即月亮进入地球影子最深的时候)在 19 时,生光(即月全食结束)在 19 时 41 分,复圆在 20 时 49 分。月食将持续 3 小时 40 分钟,月全食过程将近一个半小时,最大食分 1.36。值得一提的是,在月全食期间我国还可以看到月掩天王星(即月亮遮挡住天王星)的罕见天文现象。

2022 年的两次日食都是日偏食。第一次发生在北京时间 5 月 1 日凌晨,最大食分 0.64,在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等地区可见,我国完全看不到这次日偏食。

第二次日食发生在 10 月 25 日,欧洲、非洲东北部、亚洲西部可见,最大食分 0.862。我国西部的新疆、西藏等地可见太阳带食而落,也就是日食还没有结束,太阳就落山了。而我国其他地方则完全看不到此次日食。

通过肉眼就可以观测日食,但一定要做好眼睛的防护措施,也可以用照相机或望远镜拍摄、观测日食,不过在拍摄时镜头和望远镜前一定要加装减光装置。

行星们的偶尔 " 相聚 "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大部分时间都湮没在太阳的光芒中,是五大行星中最难被观测到的。从地球上观测,它总是出现在太阳附近,在太阳两侧来回摆动,最大不会超过 28 度。

天体运行在太阳东边,达到最大角度时叫作东大距,在太阳西边角度达到最大时就是西大距。

2022 年,水星有 4 次东大距,3 次西大距。东大距分别发生在 1 月 7 日、4 月 29 日、8 月 27 日和 12 月 21 日;西大距分别发生在 2 月 17 日、6 月 16 日、10 月 9 日。今年观测水星条件最佳的时机是 4 月 29 日的水星东大距,其次是 10 月 9 日的水星西大距。

金星是夜晚中除了月亮之外最为明亮的天体。金星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时叫长庚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低空叫启明星。2022 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金星都是启明星,到年底才会变成长庚星。1 月 9 日金星下合(即金星从地球和太阳中间经过)后,运行到太阳东边,1 月下旬天亮前开始出现在东方偏南的低空,以后高度日渐增高,观测条件逐渐变好。3 月 20 日金星西大距,与太阳的最大角距离为 47 度,亮度约 -4.4 等,非常有利于观测。

对于火星、木星、土星这 3 个在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即外行星),最值得关注的是它们什么时候冲日(指某一外行星于绕日公转的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的状态,且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外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因为冲日阶段是观测它们的最佳时期,届时它们亮度最亮,距离地球最近。今年火星将于 12 月 8 日冲日,木星 9 月 27 日冲日,土星冲日的时间则为 8 月 15 日。

五大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速度有快有慢,有时会有几颗行星难得地聚集在天空中一个不大的范围内,是给它们合影的好机会。

3 月底到 4 月初,金星、火星、土星会有一次距离较近的 " 相聚 ",最近时它们聚集在 5 度— 6 度的范围内,天亮前出现在东方偏南的低空。3 月 28 日和 29 日,一轮残月来到它们附近不远处,形成金星、火星、土星的三星合月。

4 月中下旬,金星、火星、土星之间的距离已逐渐拉开,而木星则在慢慢向它们靠近,最终在 4 月 20 日前后天亮前,在东方低空沿着黄道一字排开,几乎等距离地分布在 30 多度的范围内,木星在左侧,高度最低,土星最靠右,高度最高,中间是金星和火星。4 月 25 日— 28 日,一轮残月会加入它们的队列,同现夜空,只缺少了难得一见的水星。

今年 " 最大最圆 " 的月亮,也就是所谓的超级月亮,将出现在 7 月 14 日凌晨。当天满月时间在 3 时左右,而月亮掠过近地点的时间在 7 月 13 日 17 时,相差约 10 个小时。这之前的一次满月出现在 6 月 14 日 20 时左右,经过近地点的时间在满月之后的 6 月 15 日 7 时,与满月时间相差约 11 个小时,也是一次超级月亮。

天象剧场流星雨第一个登场

每年第一个登上星空舞台的重要天象就是象限仪流星雨,它是北半球每年三大流星雨之一,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能达到 120 颗左右。象限仪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牧夫座、天龙座和武仙座的交界处,由于辐射点比较靠北,对于北京以北的地区来说,辐射点整夜都在地平线以上。只不过天刚黑时,辐射点位置很低,接近北方地平线,天亮前才会升得足够高,所以比较适合后半夜观测。

象限仪流星雨的特点是极大期的持续时间很短,最长不超过几个小时,之前和之后的流量都较小,有时候极大还会出现在白天,加之流星雨的预报很难特别精准,还要避免月光的影响,因此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冬夜,人们不太有机会看到这个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是每年另外两场较大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活动时间从 7 月 17 日到 8 月 24 日,持续一个多月,一般每年在 8 月 13 日前后,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达到极大,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可以达到 100 颗以上。今年英仙座流星雨预报的极大期正好赶上满月,强烈的月光会对观测产生严重影响,不太适合观测。

今年,双子座流星雨预报的极大时间在北京时间 12 月 14 日 21 时,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为 150 颗左右。此时距离满月刚刚过去 6 天,天黑后大约 4 个小时月亮就会升起,月亮会严重影响午夜以后的观测。不过,预报的流星雨极大时月亮还在地平线以下,观测不受影响。只是在 12 月中旬,双子座天黑后不久就从东方偏北的地平线上升起,到月亮升起时,辐射点的高度还不会太高。

今年还有几场中等流量的流星雨,包括 4 月 23 日迎来极大的天琴座流星雨、5 月 6 日的宝瓶座 η 流星雨以及 10 月 21 日前后的猎户座流星雨,虽然流量不能和三大流星雨相提并论,但也值得期待。

天象导览

日月食

今年的两次日食都是日偏食。第一次发生在北京时间 5 月 1 日凌晨。第二次发生在 10 月 25 日,我国西部的新疆、西藏等地可见太阳带食而落。今年两次月食都是月全食,分别发生在 5 月 16 日和 11 月 8 日。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可以看到 11 月 8 日月全食的整个月食过程。

超级月亮

今年 " 最大最圆 " 的月亮将出现在 7 月 14 日凌晨。当天满月时间在 3 时左右,而月亮掠过近地点的时间在 7 月 13 日 17 时。这之前的一次满月出现在 6 月 14 日 20 时左右,经过近地点的时间在满月之后的 6 月 15 日 7 时,与满月时间相差 11 个多小时,也是一次 " 超级月亮 "。

五大行星

4 月 29 日水星东大距,是今年观测水星条件最佳的时机。3 月 20 日金星西大距,金星与太阳的最大角距离为 47 度,亮度约 -4.4 等,非常有利于观测。4 月 25 日— 28 日,一轮残月会加入金星、火星、土星、木星的队列,与它们同现夜空,只缺少了难得一见的水星。

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活动时间段从 7 月 17 日到 8 月 24 日,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般每年在 8 月 13 日前后,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达到极大,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可以达到 100 颗以上。双子座流星雨预报的极大时间在北京时间 12 月 14 日 21 时,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为 150 颗左右。

来源 科技日报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金星 非洲 西藏 智利 新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