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2 月 5 日是第 36 个国际志愿者日,由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市精神文明办、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主办,贵阳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贵阳生态科普馆等单位与贵阳晚报、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承办的 " 弘扬志愿精神 · 共创生态文明 " 志愿者活动在贵阳生态科普馆举行。贵阳晚报小记者学习生态文明知识,宣誓成为环保志愿者,并跟随 " 环保卫士 " 王吉勇一起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中。
爱护家园从小事做起
省府路小学万科新都荟分校 二(1)班 李正浩
2021 年 12 月 5 日是第 35 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我参加了贵阳晚报小记者团的小小志愿者活动。
进入贵阳生态科普馆,一名讲解员老师讲了很多让我大开眼界的事儿。比如:一只穿山甲一年可以吃掉 700 万只白蚁、树为什么抱着岩石生长?喀斯特地貌的动物比其他地方动物小。接着,我们听了志愿者的分享,5 名志愿者结合亲身经历,讲了他们做志愿者的故事,我觉得他们很棒,更决心向他们学习。最后,我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巡河,我们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清理岸边的垃圾,大家都很认真。
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收获了很多知识。如果人人都不爱护环境的话,那我们的家园就会遭到破坏。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做好垃圾分类,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志愿者。
环保志愿者巡河记
实验二小 三(7)班 罗文希
2021 年 12 月 5 日是国际志愿者日,我和我的好朋友陈美锡去贵阳市生态科普馆参加环保志愿活动。首先,我们到科普馆听老师讲解了生物科普知识,如:我们贵阳没有大体型动物的动物园是因为我们这儿的气候不适合大体型动物生存等等。听完老师的讲解后,我们又去巡河。我们为什么要去巡河呢?因为我们是环保志愿者,要将废弃垃圾从河里捞出来,扔到垃圾桶里,让河水保持清洁,让鱼儿们有一个干净的家。
通过参加今天的活动,我有了环保意识,以后我要少用塑料袋,减少熟料垃圾;以后我丢垃圾时,要将垃圾分类后再丢进垃圾桶。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吧!希望我们的生存环境被治理好,我们有一个干净的地球家乡。
在生态科普馆 认识家乡贵州
花溪区华阳小学 五(5)班 邓子豪
今天我们来到了贵阳市生态科普馆。科普馆里有很多生态知识,用图画、模型、电子显示屏等丰富多彩的方式介绍给我们,让我们深刻了解了贵阳的生态地貌。我们参观了贵阳市的缩小平面图,贵阳属于喀斯特地貌,它的地下有很多溶洞,导致湖面水域的水都流到溶洞里,贵阳就成了一个缺水的城市。介绍完喀斯特地貌,我们去到图文展厅。这里的动画生动形象,让我们看见了喀斯特地貌上的动物,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国大鲵,还有美丽的白鹭,以及一些在高山瀑布中生活的泉水鱼等。
参观完图文展厅,我们去了咯斯特地貌展厅,在那里看到了许多生活在溶洞中的小动物,比如马蹄福、弱蛛等等。
在科普馆里,我们知道了贵州的动植物非常多。有一些地区在专门保护的玉山树、白华松等。贵阳的喀斯特地貌还孕育出许多以当地名称而取名的植物和花朵,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啦。
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爽爽的贵阳,以前有一种古老的种植水稻的方法,那就是稻田鸭和鱼在一起生活的水塘里种植水稻的方法。鱼和鸭产生的粪便可以为稻田里的植物施肥,大大减少了人工施肥所带来的不便,而鱼就是稻田鸭的食物。鱼又可以吃一些寄生虫,这样就形成了共生的关系。我听到后非常感慨,觉得我们的祖先太聪明啦!
最后,我们还参加了由生态科普馆志愿者团队组织的加入志愿者活动。我们听王老师讲解了关于巡河的知识,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不仅要爱我们的家园,更要守护家园。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看完了小记者们的稿件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晚报大记者又是如何报道的吧!
当天,20 名小记者共同参观贵阳生态科普馆,了解生态贵阳的前世今生、林城往事、多彩生命等生态环境概况。随后,20 名晚报小记者与众多有志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的青年一同庄严地念出《志愿者誓词》,自愿成为环保志愿者。
荣获 " 最美志愿者 "" 全国十大江河卫士 " 等称号的雷月琴老人讲述着自己的护河故事,打动了现场的小记者。" 如果放假有时间,我都想加入护河的队伍。" 小记者黄海荣说。贵阳市花溪区圆梦爱心社负责人、贵阳市民间河长周余庆也向小记者们介绍了护河知识。
小小志愿者杨宇轩向同龄人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 我参观过生活垃圾发电厂,了解到进行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提高垃圾的热值,利用垃圾更好地发电。从那以后我便成为了一名垃圾分类的宣传志愿者,今后我还将向周围的小伙伴宣传环保知识。"
" 这是河长牌 "" 这个垃圾掉到河中就会引发污染 "…… 当天,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主任、省级民间河长和民间林长王吉勇带领 20 名小记者及 10 余名志愿者前往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巡河 "。王吉勇说:"2017 年,大家见证了南明河从黑、臭变得清澈,这就是我们共同爱护环境的成果。爱护环境,我们才能住得舒心、玩得愉快。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志愿者从河道两旁的草丛里捡出废纸屑、饮料瓶盖、烟头等垃圾,立志成为生态保护义务的履行者、美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我的爸爸妈妈告诉我,一定要爱护环境,我们去公园都要随身自带垃圾袋的。" 巡河中,小记者李正浩拾了两袋垃圾。小记者罗文希则表示:" 老师说,一个塑料瓶在大自然里要 450 年才能降解,这太可怕了,要影响好多人啊!所以,千万别随意丢垃圾。"
当天,志愿者们通过科普生态文明知识、开展垃圾分类游戏、发放 " 水十条 "" 垃圾分类 "" 环保法 " 等宣传资料的方式,向小记者及市民、游客科普人类正在面临的生态失衡、环境变化的问题,号召大家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中。
编辑:刘嘉宇
编审:赵孟静
签发:何佑中
贵阳小记者
课外活动专家
微信号 :gywbxjz
抖音号:GYXJZ
视频号:贵阳小记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