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1-11
花20万买直播带货仅卖出456元,法院判退还服务费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李盼盼 丁真子 记者 高达)近年来," 直播带货 " 蓬勃发展,渐渐成为许多商家热衷的推广方式。苏州某商务公司花费 20 万元购买直播带货服务,最终的销售额却惨遭 " 滑铁卢 "。近日,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服务合同纠纷。

20 万元推广费用换来 456 元销售额

因看中某文化传媒公司的账号粉丝量巨大,原告某商务公司与被告某文化传媒公司签订《直播推广服务合同》,约定文化传媒公司安排主播,为商务公司生产的修护霜进行直播销售推广,基础服务费用为 20 万元。文化传媒公司保证修护霜实际销售金额达 50 万元,如未实现该销售金额,需退还等比部分的基础服务费用。

合同签订后,商务公司按约支付了服务费 20 万元。然而,通过文化传媒公司的直播,该修护霜仅销售了两笔,销售金额共计仅 456 元。巨大的心理落差下,商务公司诉至法院,要求退还服务费用 20 万元。

法院判决等比退还服务费用

法院经审理认为,案涉《直播推广服务合同》系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应当予以遵守。原告向被告支付被告服务费用后,被告应当按约进行品牌推广,保证原告完成约定的产品销售额,但被告未按约履行合同义务,被告的行为已构成违约,原告有权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被告退还服务费用。

关于退还的服务费金额,因双方约定服务费按实际完成比率退还,法院遂判决文化传媒公司退还服务费 199817.6 元。

法官连线

直播带货已然成为电商经济 " 风口 ",然而,其背后隐藏的 " 注水 "" 刷单 " 等 " 泡沫 " 不容小觑,高价聘请知名主播带货而 " 翻车 " 的现象也屡见报端。鱼龙混杂的直播带货市场存在诸多风险,商家应持谨慎态度。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对于商家,应是 " 锦上添花 ",而非 " 雪中送炭 "。不是单靠主播个人或平台就能产生巨额成交量,归根到底还是看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本身。

法官建议,如商家决定选择购买直播带货服务,应做好事前调查,选择可靠的直播带货公司,充分了解其运营、涉诉情况等,慎重签订直播带货服务合同,避免相关纠纷产生。

(编辑 苏湘洋)

相关标签

直播带货 成交量 真子 苏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