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 月 10 日,2022 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总结 2021 年广东民政工作,部署 2022 年民政重点任务。记者在会上获悉,2021 年,全省民政系统提前完成省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提标任务,在民政部 2021 年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再获 " 优秀 " 等次。
成绩单
对超 400 万低收入人口开展监测救助
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困难群众救助补助金 130.2 亿元
据悉,2021 年,全省民政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民政部的有力指导下,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去年,全省民政系统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任务,13 项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入户核查 81.8 万户困难家庭并解决 2.7 万个问题,1.4 万名 " 双百社工 " 深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实现高龄老年人津(补)贴网上申领和防疫亮码 " 一证通行 ",开通 " 孤残儿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 ",实现婚姻登记、残疾人两项补贴 " 跨省通办 ",投入 3 亿多元全面改造殡仪馆火化机尾气净化设备,动员社会组织减轻企业负担 2.77 亿元,地名文化宣传、信访等为民实事也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民生兜底保障方面,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 130.2 亿元,提前完成省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提标任务,将近 3 万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建立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机制,对 404 万低收入人口开展监测救助,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5.1 万余人次。
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方面,加大基本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保障,着力打造 " 街道 - 社区 - 小区 - 家庭 " 四级联动的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15 分钟 "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圈,培训养老护理员 9.5 万人次,新增与湖南等 5 省市开展 " 旅居养老 " 合作。
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面,推动省、市、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基本建成 " 市县镇村 " 四级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加强孤儿保障,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 " 跨省通办 ",全面实施收养评估工作,持续开展 " 牵手行动 "。
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方面,全省登记注册慈善组织 1746 家、公募慈善组织 184 家,慈善信托资金 7.8 亿元。抓好志愿服务阵地建设、站点培育和组织标识。全年全省福利彩票销售额达 161.83 亿元,连续 14 年保持全国第一;筹集公益金 50.24 亿元。
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持续提升。高质量完成全省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开展 " 万能章 " 治理为社区减负增效。全力推进 " 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 ",全年投入财政资金共 9.6 亿元,实现全省乡镇(街道)社工站 100% 覆盖。
民政专项事务服务方面,婚姻登记 " 全城通办 "" 跨省通办 " 试点顺利推进。开展殡葬业价格秩序、安葬(放)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做好清明节祭扫场所疫情防控、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审慎做好区划地名工作。
目标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全力做好 2022 年省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事项
会议同时部署了 2022 年全省民政工作重点任务:聚焦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全力做好 2022 年省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事项;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机制;大力提升流浪救助管理机构服务能力,开展救助管理区域中心站试点工作;完善省底线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建设,搭建 " 大救助 " 信息平台,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
聚焦老有所养,全面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以养老事业带动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工作,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在城市发展 " 街道 - 社区 - 小区 - 家庭 " 四级服务网络,在农村建立 " 县 - 镇 - 村 " 三级服务网,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
聚焦履行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进一步理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制定和落实重大风险防范清单,推进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持续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保障,落实相关监护制度。全力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促进地市级儿童福利机构打造养育、医疗、康复、教育和社会工作服务一体化平台,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提升收养登记机关依法履职能力。
聚焦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推动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稳步发展,积极促进共同富裕。加强政策创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拓展慈善信托业务,实现每个地市均有慈善信托,加强慈善组织日常监管。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广东省志愿服务协议示范文本》,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机制。推进福利彩票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健全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机制,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制定星级社区评价体系,落实基层社会治理统计调查制度。巩固完善 " 双百工程 " 乡镇(街道)社工站(点)建设,实现全省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点 100% 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 100% 覆盖。持续深化 " 五社联动 " 模式,创新社会工作者、社区、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联动机制。
民政专项事务方面,今年将继续做好婚姻登记 " 跨省通办 " 试点工作,加快婚姻登记历史档案电子化工作,深化婚俗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推进殡仪馆改造升级,规范殡仪服务管理;继续开展殡仪馆火化机尾气排放治理;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工作,推进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和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规范行政区划设置,启动《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修订工作。
采写:新快报记者麦婉诗 通讯员莫冠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