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泰安市能源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 "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 能源安全新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市能源行业干部职工的拼搏努力下,围绕全市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牢固树立有解思维目标导向,精准发力担当作为,抓牢抓实能源保障、产业发展、民生实事、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能源支撑。
①坚持高点定位,能源规划强势起步
精心编制出台《泰安市 " 十四五 " 能源发展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 "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 能源安全新战略和 " 碳达峰、碳中和 " 要求,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能源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明确了能源发展方向,重点实施 " 七大任务、八大工程 "。规划到 2025 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煤炭消费量下降 10%,年生产能力保持在 1000 万吨;电力总装机达到 1000 万千瓦以上,全社会用电量达到 270 亿千瓦时;新能源装机达到 550 万千瓦,新能源产业年营业收入实现 170 亿元。规划的发布,将为我市 " 十四五 " 期间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指明路径,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保障。
②全国首台套并网,开启千万千瓦级储能基地建设
9 月 23 日,全国首台套盐穴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在肥城经济开发区并网发电,该项目具有储能容量大、建设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安全性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项目的成功并网发电是我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迈向新的台阶,对缓解新能源消纳,助力国家 " 碳达峰、碳中和 " 目标的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
目前,项目已入选《2021 年度全国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并入选《山东省 2021 年度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目录》,依托项目后续建设,未来将在全省 " 六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基地 " 基础上,在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风光制氢等方面发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千万千瓦级国家级储能示范基地,形成山东省 "6+1" 能源发展框架。
③大汶河盾构贯通,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泰安段建设顺利
2021 年 12 月 7 日上午 10 时 8 分,随着盾构机刀盘的最后一转顺利破土而出,中俄东线(永清—上海)大汶河盾构工程安全精准破洞贯通。大汶河盾构隧道全长 2127.8 米,是中俄东线南段掘进距离中最长的一处,隧道穿越地层地质环境极为复杂,使大汶河盾构成为工程建设中一块难啃的 " 硬骨头 "。工程自 2021 年 4 月 16 日正式始发掘进,至 2021 年 12 月 7 日精准贯通,历时 235 天,创造了累计施工 2127.8 米,综合单月掘进 272 米,最高单月掘进 470 米的骄人业绩。大汶河盾构工程的按期贯通,为中俄东线南段早日投产运行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优化调整全市能源保障结构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④突出整县推进,光伏项目蓬勃发展
经过积极对上协调争取,我市新泰市、肥城市、东平县成功列入了国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名单,在此基础上,推进编制了《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方案》,建设规模分别为 30 万千瓦、36 万千瓦、32.64 万千瓦。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全市分布式光伏总户数达到 2.8 万户,年增 1 万户,总装机达到 78 万千瓦,年增 28 万千瓦,其中三个试点县年增装机 22 万千瓦,占全市新增装机的 79%。
⑤聚焦民生需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建设稳步推进
围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这一 2021 年度市政府为民要办实事,鼓励现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逐步接入省充电基础设施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借助 " 齐鲁 e 充 "App 全面实现找桩导航、扫码充电、结算付款功能,提高用户充电体验,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围绕社会公共停车场、机关单位停车场、大型居民小区的公共停车场等区域保障网络,全面构建起了城区 3 公里公共充电服务圈,提前完成年度充电桩(站)建设任务。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全市在运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 2285 台,初步满足了城区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公共充电需求。
⑥坚持立足民生,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9 月份开始,全省持续出现电力紧张的局面。市能源局联合发改委、工信局、供电公司等单位成立专班,按照 " 安全稳定、有保有限、注重预防 " 的原则,突出 " 保民生、保不能停电工序、保重点企业、保重点单位 " 用电,详细制定《有序用电方案》,摸清企业用电情况,根据电网实时运行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合理排定有序用电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紧张局面造成的影响,扎实有效地保障了全市电力的稳定供应。
⑦全力简化办电,能源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 " 一次办好 " 理念和目标,联合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和市住建局等单位,攻坚 " 获得电力 " 难题,全力打通行业壁垒,在线实时获取 13 类政务信息,在全省率先建成 " 政电一体化 " 自助终端,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与电力过户 " 一网通办 ",打造出 " 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 " 的获得电力新模式。截至目前,我市 10 千伏用户办电环节压减至 3 个以内,低压客户办电环节压减至 2 个以内。高、低压电网服务平均时长压缩至 6.67 个工作日和 0.97 个工作日,居全省最优水平。
⑧坚持以人为本,全市煤矿实现全年安全生产
我市煤炭系统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强力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精心组织开展煤矿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持续优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市煤炭系统共排查治理各类隐患 3 万余条,先后开展执法检查 92 矿次,行政处罚 30 矿次,我市 18 处煤矿全部实现安全生产。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周期已超过 22 个月,我市煤矿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的做法被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在全省推广。
⑨积极搭建平台,深化多层次、多领域合作
推动政企合作。推进 " 资源 + 产业 " 双轮驱动战略,推动泰安市人民政府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华能、国惠集团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华能、华电、国能、水发、中能建、中电建等央企、国企进行产业对接,统筹新泰采煤沉陷区光伏资源优势,引进光伏组件、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光纤预制棒等项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化政银企协作。11 月 18 日,泰安市能源局与中国工商银行泰安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同步促成工商银行泰安分行各县市区支行与 10 余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 5 年内中国工商银行泰安市分行将向泰安市能源行业企业提供 200 亿元的融资支持,对于探索绿色金融、助力 " 双碳 " 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全市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拉动强强联合。坚持 "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积极促成华能泰山电力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泰山石油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两家央企将围绕氢能产业和 " 油电氢气服 " 能源综合体建设进行深度合作,争取项目落户泰安。同时,布局高新区 " 双碳 " 小微企业创业园区,依托泰安高新区 " 专精特新 " 产业园载体,打造 " 双碳 " 小微企业创业园,为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载体。
⑩丰富活动载体,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能源局抓住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的契机,先后确定省级层面民生实事 1 项,市级层面民生实事 2 项,局级层面民生实事 15 项,能源领域民生实事的覆盖深度和广度持续提升。其中,深入推进散煤清洁化治理工作,2021 年累计推广洁净煤达 8.7 万吨,推广节能环保炉具 6079 台,超额完成了今年任务,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围绕群众关心的充电桩建设、散煤治理、光伏发电等民生实事进行走访调研 6 次,现场办公群众实际困难 3 件,群众对能源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抓好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的同时,围绕党的百年华诞,举行了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 " 奋斗百年路、扬帆再起航 " 庆祝建党 100 周年图片展和 " 感恩党情 · 永跟党走 · 能担使命 · 源守初心 " 文艺汇演,展现了全市能源历史发展印记和辉煌成就,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投身能源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编辑 程蓉 审核 王天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