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13
深晚报道|这是青春的模样!布吉“95后”青年勇当最美逆行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7" 疫情,改变了深圳许多人的生活轨迹,唯一不变是布吉青年的 " 战疫之路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自龙岗团区委全区青年发布战 " 疫 " 招募令以来,布吉青年主动担当,踊跃报名,积极投身防疫一线,用青春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展现青年风采。

▲ 95 后青年为疫情防控筑起铜墙铁壁

" 封控区每家都好,自家才会好 "

刘绪勋是布吉街道一名 "95 后 " 年轻干部,在 "1.7" 疫情发生后,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缨,冲锋在疫情最前线,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负责起东心岭 1 至 17 栋居民衣食住行。

" 我们要保障好封控区内居民生活不停摆,保障物资供应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居民来不及反应购买生活物资,他联系了附近的大型超市、配送公司和配送平台解决了居民的购买物资问题。

" 居民采购量大,归类、分堆、配送十分繁琐。" 刘绪勋说,每天配送物资进进出出几百趟,直到晚上 10 点后,订单开始 " 消停 " 的时候才能坐下来喝点水,尽管天天如此,他还是一日既往的做好物资保障工作,确保居民防疫、生活两不误。

▲刘绪勋核对负责楼栋居民核酸检测情况

" 全民核酸不漏一人 是 6 组人员的职责所在 "

"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核酸码啦 ……" 这位每一天都充满斗志、精力旺盛的男生就是 6 组信息员何圳辉。他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到,在信息员不足的时候主动向前,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一直在各个岗位忙碌着,当着信息员、快递员、送餐员、信息采集员,真实做到了 " 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在他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分划好楼栋后,他跑遍每一户,采集到了最真实的信息,并建立了微信群,为后期方便服务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遇到家中有老弱病孕残等特殊人员的,他都一一记录下来并及时报告组长。

组里的人评价道:这项工作虽然繁琐,但他做得非常认真,哪怕再疲惫一看到微信群里有居民说 " 你们辛苦了 ",他又满血复活投入工作。

" 总得做点事情,心里才会踏实 "

在东心岭封控区后勤物资处,总能看到一个年轻的身影,他戴着口罩、穿着马甲,文质彬彬、认真细心地给每一位来领防疫物资的工作人员做好登记、发放、整理工作。其他时间,他则到封控区内进行协助配送居民餐饭、生活物资等工作,这个身影便是此次龙岗团区委招募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活动的在校大学生陈晓杰。这个冬天,他因为疫情多了一个身份——青年志愿者。

" 能够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仅充实了我的假期生活,我也在助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也感受到了街道政府抗疫决心和细致入微的防护工作。" 他说道,在基层防疫一线践行着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是他莫大的荣幸。

▲陈晓杰在分发物资

" 只有切身感受才懂得那些冲动背后的窘迫困境 "

" 别翻墙啊!阿叔!"13 组的吴凡刚配送完所管楼栋居民生活物资,打完饭回巷子里准备吃饭,抬头看见一位大叔从平台翻下来就想往外冲,便立马冲上前拉住他,大叔情绪激动,说自己无法工作也不会点外卖十分困难,他听完后把自己的饭给了他并耐心劝导,给他下载了买菜软件并现场教学,事后大叔平复情绪也意识到了自己冲动行为的错误,主动返回楼栋支持抗疫。直到看见大叔关上门的那一刻,他才放下心来继续工作。

" 一定要关注好封控区独居老人的就餐问题,一定要保障好他们的衣食住行,一定要关注到他们的心理问题。" 在完全掌握封控区关于老弱病孕残等特殊人员的具体情况后,他迅速做好相关工作安排。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通讯员 梅晓莹

相关标签

微信 陈晓 95后 核酸检测 快递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