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1-14
到“十四五”末,江苏将实现人均预期寿命80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周明 文 / 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2022 年 1 月 14 日,江苏省 " 十四五 " 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现代快报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江苏省 " 十四五 " 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等。人均预期寿命 80 岁左右,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 36% 以上。

" 十三五 " 人均预期寿命达 79.1 岁,新增医疗卫生机构 3821 家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介绍," 十三五 " 期间,全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9.1 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接近中高收入国家发展水平。

" 十三五 " 期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新增 3821 家;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床位数由 2.37 人、2.56 人、5.19 张增加到 3.31 人、3.6 人、6.5 张。全省新增国家级临床研究医学中心 1 个、分中心 5 个,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6 个。签约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肺移植、重症医学、康复医学、血液科等专科水平居全国前列。全省县医院 98.5%达国家基本标准、85%达推荐标准、75% 成为三级医院,县级医院达标率、社区医院数、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均列全国第一。" 互联网 + 医疗健康 " 示范省建设不断推进,累计建成互联网医院 130 家,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中医类医疗机构数量较 2015 年末增长 80.52%。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建设培育单位 69 个,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 6 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 183 个。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数量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落实,医联体建设全面提速。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深入实施,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机制进一步完善。

增加 4 项指标,24 项指标助力卫生健康高水平发展

《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身心健康素质显著提高,人人享有更加公平可及、更高质量、更加系统连续的卫生健康服务。到 2035 年,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运行高效的整合型、智慧化、高质量的现代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成与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健康江苏。

如何助力卫生健康高水平发展?《规划》从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产业五方面,提出 24 项主要发展指标。江苏省的《规划》较即将出台的国家相关规划增加了 4 项个性指标,分别为国家卫生乡镇数量占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比例。

到 " 十四五 " 期末,实现人均预期寿命 80 岁左右,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7.6 张、执业(助理)医师数 3.9 人、注册护士数 4.5 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 4.5 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4.5 个左右,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超过 7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 60%左右,个人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 24%左右。

围绕目标,《规划》提出 11 项重点任务主要包含:织密扎牢公共卫生防护网、高标准推进健康江苏行动、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升卫生健康数字化发展水平、打造卫生健康创新和人才建设新高地、推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聚焦 11 项重点任务,《规划》提出疾控机构基础建设和实验室提档升级工程、职业健康能力提升工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服务模式优化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赋能工程、中医传承与创新发展工程、" 一老一小 " 健康保障工程、智慧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科教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提升工程等 9 项建设工程。

以 " 一老一小 " 为重点,聚焦养老托育

人口老龄化及少子化加剧,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妇幼保健、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以及托育等 " 刚性需求 " 加快增长。谭颖表示,围绕《规划》未来,江苏将以 " 一老一小 " 为重点,补齐短板弱项,健全完善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对 3 岁以下婴幼儿,完善照护服务,落实普惠托育机构建设民生实事,每年新增普惠托育机构 80 家以上,力争到 " 十四五 " 末,全省每千常住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 4.5 个左右。加快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扩大妇幼健康资源供给,人口超过 50 万的县(市、涉农区)妇幼保健院建成率达到 80%。建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各设区市至少建有 1 所三级老年医院,所有县(市、区)建成 1 所以上护理院(今年底完成),85% 以上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这些床位占比要超过 35%,增进老年人健康福祉。

《规划》具体提出,要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落实普惠托育民生实事,每年新增普惠托育机构 80 家以上,大力推进 " 一街道一乡镇一普惠 ",深入开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构建完善 "1+N"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实现普惠托育服务提质扩面。

" 十四五 " 时期末,各县(市、区)建成一家以上示范性托育机构。增加托育服务供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支持各类主体兴办普惠托育机构,多方参与增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大力支持社区托育服务,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实施托幼一体化服务,支持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支持引导家庭托育点规范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健全多元化、多样化、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规划》提到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到 2025 年,全省创建 200 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根据《规划》,江苏将完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大力发展老年医院和护理院,推进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促进康复医疗发展,推动老年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和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服务发展。加强老年医学研究和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区域老年医疗中心,开展省级区域老年医疗中心和老年临床医学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安宁疗护床位,建立机构、社区、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工作机制。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