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泰安医疗区骨科专业成功为一巨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了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经多次清理,最终揪出 " 元凶 ",治愈患者腰腿疼。
50 岁的孙先生 1 月前开始腰痛伴右下肢放射性麻痛, 10 天前又出现打喷嚏后剧烈腰痛,且右腿麻痛的症状持续加重,甚至痛得无法正常活动。听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泰安医疗区骨科专业技术水平很高,遂来到该院门诊寻求治疗。
当天坐诊的孙其志博士为孙先生初步检查后,发现孙先生腰椎屈伸活动明显受限,L4/5 棘突右侧压痛叩击痛并向右下肢放射,右腿最高只能抬到 45,当即收入院。入院后,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由于患者病史较短,且以单节段巨大突出为主,并有神经压迫症状,保守治疗无效。骨科专业主任罗永忠组织孙其志博士和管床医生李建华博士进行病例讨论,结合查体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反复研判,最终确定实施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
手术中,骨科脊柱团队在局麻情况下,经皮穿刺置入工作通道,镜下探查见 L4/5 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突出物卡压于神经根肩部,神经根固定、紧张并水肿。手术医生用直钳将一块巨大突出物取出后,进一步探查再次取出一块突出物。为保证手术效果,防止复发,手术期间持续与患者沟通交流,孙其志博士再次探查神经根腹侧,发现仍 " 潜藏 " 一块突出物。由于突出物巨大,经工作通道取出比较困难,本着根治的原则,果断在镜下用直钳紧紧 " 咬住 " 突出物后经工作通道拔出,患者右下肢疼痛症状立即缓解。再次探查,神经根回落实验阳性,神经根松弛,进一步射频清理神经根周围后结束手术。术中查体,患者腰痛及右下肢麻痛症状消失,右腿可正常抬高。
术后第二天,患者下地活动未再出现腰痛及右下肢放射痛,自我感觉良好。术后第三天患者出院,对骨科脊柱团队再三感谢。
据了解,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即椎间孔镜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治疗腰椎间盘的微创手术,其基本原理为在皮肤开一个约 1cm 的小创口将椎间孔镜置入,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突出的髓核、受压的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经工作通道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处理椎管狭窄,从而直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同时可对病变部位进行持续灌洗消炎,运用射频电极修补纤维环,消融神经致敏组织,解除患者软组织的疼痛,从而改善患者症状,达到治疗目的。椎间孔镜技术以其创伤小、适应症广、安全性高、恢复快、费用低、疗效确切等优势,被广泛应用。
【通讯员 孟密 杨志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