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1-14
宜兴:这场“国际范”青年科创大赛,开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艺)为迅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 "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目标方向,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力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和天下英才向往的创新创业之地,1 月 14 日," 第三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 " 新闻发布会在宜兴举行。

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拥有优越的生态禀赋,独特的人文魅力,厚实的产业基础。为抢抓科创发展时间窗口,宜兴将以 " 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 " 为抓手,聚焦国内外科创资源,厚植人才沃土,借力借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等战略机遇,更好融入大格局、构筑新优势。

△东氿新城

打铁还需自身硬,梧桐枝繁凤来栖

今年是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举办的第三年,本届赛事以 " 才荟兴宜 创赢未来 " 为主题。"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赛引才、以赛选才,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作为贯彻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 , 创新是第一动力’重要论断的务实举措,把‘广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团队)来宜创新创业’作为办赛宗旨。" 宜兴市政府党组成员金磊在致辞中表示。

两年来," 才荟兴宜 创赢未来 " 的赛事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从第一届征集项目 222 个,18 个项目晋级决赛,到第二届 1131 个科创项目报名参赛、63 个项目晋级决赛、30 个项目正式落地,项目招引力度逐年增强。

赛制模式不断升级。金磊介绍,由第一届大赛的单一赛程制转变为城市赛与专项赛相结合的赛制,招才引智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大大提高。第二届比赛创立 " 陶都英才项目直通券 " 模式,38 个项目获得直通券,其中 7 个项目已经申报并成功入选 2021 年度 " 陶都英才 " 项目获得资金支持,免去答辩评审环节,政策扶持资金到位更加高效快捷。

海外人才项目也从第一届的 77 个增加至 480 个,第二届大赛的海归青年专场更是吸引了来自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的参与。本届大赛仍将设置 " 海归青年赛 " 专场,宜兴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吸引人才。宜兴市人社局局长花强表示,为打造更有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的人才发展环境,日前,宜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人才引进的若干政策(试行)》,在项目支持、人才补贴、人才招引、人才服务等四个方面落实人才引进。

对带项目来宜创新创业的海外人才,项目落地并入选‘陶都英才’计划人才(团队)的,享受最高 7500 万元的产业化配套资金;对来宜就业创业的海外人才可享受最高 5 万元的学费补贴、最高 3 万元的落户补贴、最高 38 万元的生活补贴、最高 23 万元的租房补贴、最高 300 万元的购房补贴;对企业引进海外学士、硕士、博士的,分别给予 7500 元、3 万元、8 万元的奖励等。

融入国际化,打造中心城。宜兴的大手笔是对人才的渴望,更体现以国际人才托举创新之城的魄力。

△宜兴高铁

构建产才融合新高地,筑起人才创新集聚区

宜兴广招博引、培优育强人才的同时,坚持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人才优势放大产业发展优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 围绕我市‘两个体系’建设,一方面对于生命科学、集成电路两个新兴产业专题设置产业赛道,精准招引人才项目,另一方面充分结合板块地域特色、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举办城市赛对接科创资源,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扩链,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精。" 金磊说。

据悉,本次大赛在往届比赛的基础上增加了揭榜领题赛,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促进人才和技术向企业一线流动,助力技术攻坚拔寨。

宜兴市科技局局长唐其君认为," 揭榜领题 " 赛道,就是要以创赛的形式广泛地吸引 " 能者勇士 " 争相前来破题。为进一步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2021 年,宜兴在 " 陶都之光 " 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已首次明确,要探索实施 " 揭榜挂帅 " 技术攻关项目,重点解决制约全市产业 " 卡脖子 " 技术的难点、堵点,单个项目最高资助 300 万元。

与此同时,围绕宜兴太湖湾科创带规划中 "331" 产业体系,市科技局在去年 11 月面向全市企业深入调研,广泛征集制约企业发展的 " 卡脖子 " 技术需求,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设立了最高上千万元的 " 悬赏金 "。

" 第三届大赛启动的同时,我们将面向全球集中发布技术难题榜单 30 个以上,对最优解决方案及人才(团队),将给予赛事奖励。" 唐其君说。整个 " 揭榜领题赛 " 就是通过需求征集、发榜、揭榜、评榜、兑现、更新榜单的形式,不断循环助推宜兴产业破难攻坚再发展。

为着力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招才引智新格局,2021 年,宜兴成立了总规模 1 亿元的陶都英才创业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的方式直接投资处于种子期与初创期、具有成长潜力的科创企业。

发布会现场,宜兴市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市金融发展集团董事长章小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与拟投企业的沟通对接,做好资本接力工作,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多维度、多板块为企业精准赋能。同时,将配合 " 陶都英才 " 政策,建立健全 " 基金 + 创新培育 + 园区 " 的投资赋能体系,打好 " 引育用留 " 组合拳,为宜兴加快推进国际化,奋力打造 " 中心城 " 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阳羡雅达溪山小镇

创优文化产品内容,文化产业势头强劲

宜兴古称荆溪、阳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融汇了吴越文化,创造了 " 骆驼墩文化类型 ",享有 " 中国陶都 "" 教授之乡 "" 书画之乡 " 和 " 水乡、竹海、茶洲、洞天 " 之美誉,是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在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宜兴向创新要动力的同时,深耕文化产业,向文化要战斗力。本届大赛还增加了 " 文化创意赛 ",由城建文旅集团联合市委统战部、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共同举办,旨在充分挖掘宜兴文化产业底蕴,招引一批文化创意人才项目,促进文创产业蓬勃发展。

" 将从影视出版类、地方特色文化类、文化旅游类文创产品等方向入手,致力于寻求、发现一批具有宜兴气派、贴近市场需求、兼具艺术实用性的文化创意产品。" 城建文旅集团总经理戴赛平说。

近年来,集团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注重 " 文创宜兴 " 品牌做强做大,开设了多家融入宜兴元素的文创驿站,推出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如茶陶物语、南山先生等特色陶制茶器等。

作为一家在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资源优势显著的国企,戴赛平表示,集团迫切需要将文化、创意和城建、旅游深度融合,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意的优势,用创意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振兴,从而更好地在宜兴国际化进程和 " 两个中心 " 城市的建设当中,全力助推宜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国企的格局、担当、力量和作为。

新设 " 文化创意赛 " 将更好地彰显宜兴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积淀,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意优势,用创意赋能文化产业振兴,塑造宜兴的 " 国际 IP"。

总体来看,第三届大赛赛制继续创新和加码,在原有 "1+2+5" 模式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完善,拟采用 "1+6+N" 的模式,即 1 场总决赛、2 场产业赛(生命科学、集成电路)、1 场海归青年赛、1 场科技镇长团赛、1 场文化创意赛、1 场 " 揭榜领题 " 赛、N 场城市赛。

据悉,每场赛事征集不少于 150 个项目、链接不少于 5 家创投机构、不少于 3 个载体平台,签约不少于 10 个人才项目,为产业创新发展引擎注入新燃料、提供新动力。

这么多优质项目如何引来?唐其君表示,宜兴立足打造全省乃至全国 "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 的招才引智政策优势,形成了 " 陶都英才 ""1+X" 政策体系,成为全市 " 招才引智 " 的重要助推器。" 体现了‘高、大、上’,即含金量‘高’、 惠及面‘大’、 保障至’上’三个特点。" 他说。数百万元的项目支持资金、6 大类 66 个小类的人才全覆盖、" 一站式 " 人才服务中心等就是引才的 " 吸金石 "。

前程越是广阔,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梦想越是伟大,就越需要我们去拼搏。宜兴,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正以昂扬的姿态,创出科创事业新的辉煌。

()

相关标签

太湖 创新创业 人才引进 长三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