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腊八节就是年 "。正在兰州城关区各社区开展 " 百日攻坚 " 的 3000 多名驻守干部,迎来了新任务。" 从今天起除了对来兰返兰人员、有返乡计划人员进行全面排摸,还要开展‘建设健康家园 共享健康佳节’行动,所有驻守干部包楼院、包门户、包岗位,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 "1 月 14 日下午,张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区党委书记、社工委主任党龙琼分派社区驻守干部、社工委委员、社区网格员在内的 20 多人的工作任务。
重点人群排查,做好疫情防控绝不放松
" 您好,请扫一下‘场所码’!"14 日下午,在张掖路肉菜市场入口处记者看到,驻守干部正在引导进入市场的市民扫码。
" 驻守干部们到社区报到后工作热情很高,也给我们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今天下午分了两部分人员,一部分人员开展重点人员排查工作,另一部分人员开展大扫除。" 党龙琼对记者说,驻守干部分布在小区、市场、商场等重点场所,督促进出人员落实 " 场所码 "" 小兰帮办 " 出入登记和 " 五必 " 措施,即口罩必戴、身份必问、体温必测、信息必登、健康码和行程码必核验。
与此同时,在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驻守干部协助社区在市场、商店等重点场所,督促进出人员落实 " 场所码 "" 小兰帮办 " 出入登记。在一家打印店门口张贴着场所码照片,驻守干部向店主询问扫码情况,并要求其定时消杀。拱星墩后街社区社工委则发动辖区楼院长、驻守干部张贴公告、发放各种材料,在微信群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提升居民预防及应对新冠病毒知识的知晓率。
" 你来拿这个木架子,我来拿这个板材,咱们把这些废旧板材拿到垃圾桶那边去。" 当天下午,位于会馆巷的省粮食局家属院内,驻守干部高立军带领大家清理院内废旧板材。51 岁的高立军是山字石社区驻守干部组长,自从驻守社区以来,他总是身先士卒,抢在前面干活。这不,一会儿的功夫,在几名驻守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努力下,家属院内堆积的废旧板材被清理干净。
送温暖迎新春,驻守干部助力基层治理
14 日下午,家住陈家湾子 51 号的杨智生奶奶家来了几位陌生人,他们是驻守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的区级单位干部,专程来看望慰问 104 岁高龄的杨奶奶。" 杨奶奶是特困户,我们带来了棉被、羽绒服等物品,并入户了解其家庭信息。" 驻守干部李弘洋边向记者介绍,边与社区人员前往杨奶奶家中。由于老人正在午休,大家将慰问品交给杨奶奶的女儿,并询问家中是否有返兰人员,是否有其他需求。
该社区副主任李旭介绍,社区已报到 20 余位驻守干部,大家各自划包片区,除了开展卫生大扫除外,还要协助社区对来兰返兰人员、有返乡计划人员进行全面排摸。重点了解居民家庭在外流动人员春节期间有无返兰计划,并就当前疫情防控政策进行宣传,劝导非必要不返兰、就地过年。
同时开展困难群众走访慰问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置办年货,重点对贫困党员、困难户、低保户、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和烈军属、老党员和其他特殊群体走访慰问。结合 " 我们的节日 · 春节 " 主题活动,组织驻守干部进小区发放 " 春节大礼包 ",开展春节书画笔会或者猜灯谜、写春联、送春联等文化活动,丰富辖区居民文化生活。
就近就便驻守,依托六大行动服务群众
"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就延伸到哪里!"14 日下午,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沙金涛在接受采访时说,全区机关和事业单位按照 " 就近就便、应下尽下 " 原则,组织 3000 多名驻守干部进驻社区开展 " 值守 "" 敲门 "" 扫街 "" 宣讲 "" 化解 "" 共建 " 等六大行动。
城关区开展机关单位干部 " 百日攻坚 " 驻守社区工作是打通宣传、教育、引导、服务群众 " 最后一公里 " 的重要举措。驻守干部将依托六大行动为居民提供菜单式、精准化的服务,更好地解决居民群众的 " 急难愁盼 " 等问题,更好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温度、接地气。
沙金涛介绍说,驻守干部驻守社区主要采取 "1+N" 工作模式,即每周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布一项工作主题,由街道社区根据主题延伸 N 个服务内容,更好地为民办实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