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1-15
甘肃将全面推行结婚登记“市内通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月 14 日,2022 年甘肃省民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加强婚姻管理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结婚登记 " 市内通办 ",开展 " 省内通办 " 试点。

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精准施救

据了解,2021 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作为头等重要任务来抓,不断优化政策供给,强化经费保障,加大监测预警,强化政策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省委省政府出台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临时救助等政策文件,完善低保审核确认和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持续提高保障标准,实现了困难群众应保尽保、精准施救。

" 建设 100 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 圆满完成

甘肃省政府出台加快养老服务发展和综合监管等政策文件,圆满完成 " 建设 100 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 为民实事任务。省市县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全面建立。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资格认定申请实现 " 跨省通办 "。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 27 万困难残疾人、36.7 万重度残疾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1.4 万人次。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 74.9%,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累计查处 120 家。

惠民殡葬对象范围扩展大到 6 类群体

去年,省民政厅深化推进东西部协作帮扶,落实帮扶资金物资 5058 万元。有效提升慈善、社工和志愿服务水平,完成慈善信托备案 5251 万元;完成 50 个乡镇(街道)省级示范社工服务站建设。出台惠民殡葬实施办法,将惠民殡葬对象范围扩展大到 6 类群体,免除 1312 名丧属基本殡葬费用 205 万元。

对低收入人口风险点早发现早救助

据了解,2022 年我省将坚决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对符合低保或特困供养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机制,实现对低收入人口风险点的早发现和早救助。科学确定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持续推广 " 资金 + 物资 + 服务 " 的救助模式。积极推进残疾人福利体系建设,精准落实残疾人 " 两项补贴 " 政策。

力争年底前实现县级失能集中照护服务机构全覆盖

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出台《甘肃省 " 十四五 "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高标准完成 120 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省政府 2022 年为民实事计划;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快县级特困供养机构建设,力争年底前实现县级失能集中照护服务机构全覆盖。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继续推进养老护理员培训。

全面推行结婚登记 " 市内通办 "

不断深化社会事务管理改革。深化殡葬领域改革,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加大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补齐服务短板;完善节地生态安葬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加强婚姻管理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结婚登记 " 市内通办 ",开展 " 省内通办 " 试点。

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

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评价机制,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积极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加强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探索乡镇(街道)服务和管理创新,持续加强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出台《" 十四五 "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创建,不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社区治理。积极开展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年内建成 300 个。

节前及时解决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

据了解,时值年关,省民政厅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检查城乡低保等政策落实情况,用好用足临时救助政策,及时解决群众遭遇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加大街面巡查力度,保证流浪乞讨人员有饭吃、有暖衣、有场所避寒。加强节日期间红白喜事、群众祭扫宣传引导,推进移风易俗。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形成务实节俭、文明过节的新风尚。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养老 省政府 甘肃 慈善 甘肃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