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看,这照片怎么样?"
" 我觉得这张不错,能代表咱们村今年的大事 ……"
在一家印刷店里,几人围在一起,看着电脑屏幕上数张精美的照片仔细打量着。这一幕,是凯里市大风洞镇老君寨村 2021 年村刊《乡愁》最终定版的现场。" 作为老君寨村的村民,我们最怕乡村的文化会断代。"
" 山雄伟,水秀丽,人热情,几乎处处有溶洞,几乎处处有景观 ……" 在凯里市大风洞镇东南部,有这样一个苗族、仫佬族、革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庄,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美丽的风景,被人们称作 " 最美村寨 "。 包括当天在场参与定版的潘年宇、吴绍阳、龙学英,村刊《乡愁》" 编辑部 " 成员,均是村子里土生土长的村民,负责策划和编写。
" 我们从 2016 年开始,每年一本,记录着我们村里的大事小情,谁家儿女在外面有出息了、创业了、获奖了、立功了,谁家子女回来建设家乡、帮老家铺路了,哪家老人做了首打油诗,都是村刊的内容。" 采访时,村民潘年宇告诉记者。
文化怕断代,乡村文化也不例外。说起创办这本乡刊的原因,潘年宇、吴绍、龙学英及一群志趣相投的村民认为,家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故事颇多,风光优美,这些都应该被完整地记录下来。" 时间不等人,我们害怕村里的老人离去,等我们老去就没人记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所以想着用年刊的方式记录下来。"
潘年宇还告诉记者,关于这本年刊创办,有一个温暖的原因。" 我们村里老人居多,他们的子女很多在外面创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尽管新闻已经发出来,但他们不会看,我们就编成村刊,每年近 400 本,每户一本,大家看着书上记录着亲人的事情都会很自豪。"
果然,翻开这本满是老君寨村民笑脸的村刊,该村的村情简介、时政新闻、疫情防控、创业就业、诗歌神韵等内容一应俱全。" 你看,这是 2020 年陈立群校长来我们老君寨村小学,给老师、家长开座谈会的照片,这是我们村当年教育事业的大事,所以作为当年村刊的封面 ; 还有这个,这是我们村的村民潘光银,他是凯里市公安局的办案能手,我们都为他骄傲 ……" 翻阅着手里的书,看着一幅幅熟悉的画面,一旁的吴绍阳骄傲且激动地向记者一一介绍着。
潘年宇说,村刊的完成,汇聚的都是村里人的心血和对村子的热爱。" 我们没有专业的摄像和写作,作者都是本村的村民,大家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新鲜的事情都会写出来,哪里的风景好看就拍下来,经过审核后我们总结、筛选、自掏腰包编成书,每年过年前发放到各家,方便返乡的游子看看这一年村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事。"
" 编写这本书已有 5 年,难度不小,但我们知道,它的意义很大,所以一直坚持着。" 潘年宇和村民们都希望,村子的历史文化不被后人遗忘,不被时间吞没。
对于未来,老君寨村民们将自发组织、出资,共同采写一本关于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的书籍。" 我们想在保持本村原貌的基础上,建设景观溶洞、水上乐园、廊桥等,让游子回乡时能感受故乡的气息,找回童年的乐趣,也让更多的人走进老君寨村,了解和爱上这个村子。" 记者静静听着村民们讲述他们心里的乡村建设规划,仿佛整个村子的美好蓝图已跃然眼前。
贵阳晚报 +/ZAKER 黔东南
潘欢欢 通讯员 顾菲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