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16
深晚报道 | 疫情期间外籍居民积极配合,投入志愿服务 在深外籍居民:“深圳速度”让人印象深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自 1 月 7 日深圳市报告 2 例新冠阳性感染者开始,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就迅速进入了紧张有序的防疫状态。随着深圳国际化建设脚步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外籍居民构成了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防疫过程中,大家不仅积极配合,更主动奉献,为这座城市的健康安全贡献各自的力量。

在管控区居民基本生活便利

此次防疫过程中,莲塘街道划定了封控管控区。从白天到深夜,各个核酸才采样点秩序井然、高效运转。同时,为了确保居民生活物资充足,罗湖区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协调,该区域各主要超市、生活物资配送企业,开展应急保供工作。

▲麦子正在接受核酸采样 受访者供图

香港卫视主持人麦子就是生活在莲塘管控区里的一名澳大利亚籍居民。" 从上周五开始,我们小区居民每天进行核酸采样,上周日开始小区开始封闭管理,不过我们可以下楼取快递和生活物资。" 从 2009 年起,麦子就定居深圳,在疫情期间也从未离开。" 两年多来,我已经习惯了各项防疫举措,不过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小区封闭管理,对我而言是一个完全新鲜的体验。" 麦子说,尽管如今大多数时间都是居家,但是基本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比如每天采样核酸,管理人员都会安排小区居民逐栋楼下来排队,避免人群过多聚集。小区周边的多数餐厅、超市也都正常营业,因此想买什么东西也都很方便。" 他说。

▲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志愿者正在提供服务 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供图

家住福田区的墨西哥籍居民索菲娅最近也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小区封闭管理。" 当时我还有点紧张,因为我平时也在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做志愿工作,所以就咨询了那里的工作人员。大家安慰我不要担心,要相信‘深圳速度’。果然我们小区不到一天就解除了风险。" 她说。现在她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这一轮疫情防控过程中," 深圳速度 " 成了她对深圳印象的关键词。"1 月 7 日深圳发现了 2 例阳性,不到半天时间,我就发现福田已经搭建了好几个核酸采样点,这速度真让人惊讶!" 她说。

外籍志愿者持续奋斗在抗疫一线

作为深圳外籍人口最多的街道之一,招商街道在本次疫情中,推出了不少贴心的涉外防疫举措。为了号召更多的人参与核酸采样工作,街道组织来自辖区内的国际志愿者共同录制了一个《深圳速度,招商温度》多语种的视频,收集整理了辖区内所有核酸采样点的具体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制作成中英双语版本,投放在各大中外居民微信群中。涉外防疫的成功,不仅需要这些井然有序的统筹安排,也需要众多无私奉献、负重前行的 " 逆行者 " 们,大量外籍志愿者正是这支 " 逆行者 " 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杜尤(左三)和其他志愿者和医务工作者

来自罗马尼亚的杜尤是一名蛇口居民,在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已经服务近三年。" 只要大家需要,只要我有时间,我一定参加志愿服务!" 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记者联系上他时,他正在去志愿服务的路上。" 上周一我服务了 8 个小时,今晚我要去海上世界地铁站出口帮忙,估计最少 4-5 个小时吧。" 杜尤的工作主要是帮助中外居民在 APP 上填写信息,检查行程码、健康码。" 有些中国居民第一眼看到我的面孔,听我讲中文会有点惊讶,不过大家都非常配合,我觉得他们惊讶更多是一种惊喜吧。" 杜尤笑着说。

▲酷玛(右一)正在社区提供志愿服务 受访者供图

接受采访的前一天,酷玛从下午 3 点到晚上 9 点,一直忙碌在大鹏新区下沙社区的防疫一线。从分发口罩、检测体温,到协助核酸检测、提醒保持社交距离,酷玛没有一刻停歇。从 2020 年疫情发生之初,酷玛就主动报名成为了社区的一名外籍志愿者,来自印度的他可以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英文,并多次服务社区的中外居民。" 我们社区大约有 50 名外籍居民,大家同在一个微信群,有什么疑问、难题,都有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帮忙。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大家已经习惯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并且相信中国政府一定能把疫情控制好。" 酷玛说。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相关标签

深圳 志愿者 墨西哥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