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18
深晚报道|直击罗湖大望社区防疫24小时 每一刻都有抗疫工作者的身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疫情发生以来,罗湖区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全体党员、社区工作者以及区、街道下沉干部精诚团结、紧密配合;辖区学校、企业等单位出人出力支援社区。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活跃在大望社区抗疫一线,在党旗下集结,在行动中生辉。

截至 1 月 17 日 18 时,大望社区先后投入近 1000 人次工作人员,共完成核酸采样 10 余万人次,数据排查外呼电话 3579 人次,封控密接、次密接人员楼栋 15 栋,社区 " 三位一体 " 上门服务居家医学观察人员 22 户。

深夜:有人刚刚休息,有人仍在奋战

" 深爱这座城,所以我们全力以赴共同奋战。" 深夜,社区党委书记高桂秀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

疫情发生以来,高桂秀不仅负责统筹疫情防控的全部工作,还肩负着物资运送、数据整理、信息整合等具体工作。在如此大的工作量下,她每天休息不足 5 小时,也没能与刚从学校放假回来的女儿见上一面。

事实上,高桂秀前不久才因腰疾住院了两周,刚略有好转就开始高强度工作。身体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她从未动摇过。" 咱们都是身经百战的人了,还能扛,就继续扛!" 她说,如果她撤离了,会有更繁重的工作压在其他同事的身上。" 核酸检测结果如居民所愿,伙伴们无扰自然醒 ",朋友圈里的两行字是她最朴实的愿望。

发出朋友圈,高桂秀结束一天的劳累,准备休息,而此时,一些抗疫工作者仍在岗位上奋战。

凌晨 0 时:数据专班仍在挑灯夜战

凌晨 0 时 30 分,大望社区工作站二楼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疫情发生后,社区数据专班的工作人员就没有在深夜 12 点之前回过家了。

每一天,数据专班成员都要 " 盯紧 " 数据,上报当天各类 " 专项 " 数据和落地执行情况,并着手准备第二天的数据工作。面对海量数据,社区党委委员、副站长朱林为了让数据更全面、更准确,每晚都带领团队集体加班。他仔细核对辖区内核酸采样人员名单,确保核酸采样不漏一人、不漏一户。

" 为了节约时间,我的头发都是在工作站里让同事帮忙剪的。" 朱林笑笑说。

凌晨 1 时 30 分:卡口值守进行时

" 你好,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和 48 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凌晨 1 时 30 分,在大望桥头卡点,大望实业股份公司民兵拦下过往车辆,检查司机和进村人员的健康信息。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大望桥头实行 24 小时值守,大望村党支部书记吴国强已经连续坚守了几天。为了方便司机,他们从不会让司机下车,而是自己上前检查。" 守护大望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吴国强说。

凌晨 3 时:封控密接人员楼栋开始行动

到了凌晨 3 点,大望社区工作人员与医护人员已经做好封控密接人员楼栋的准备。为了避免引起居民不必要的恐慌,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集体行动。

" 我们不睡,老百姓才能睡得香。" 连续通宵的社区党委副书记李雪康说," 管控好目标人群相当于跑在病毒前面,这样能够防止病毒外溢。" 李雪康表示,居民都比较配合,他很感谢居民对深圳抗疫作出的贡献。

白天:核酸采样进入持久战斗

早晨不到 9 点,大望社区核酸采样点就陆陆续续有工作人员到岗,开始准备新一轮核酸采样。他们盘点物资、疏导交通、维护秩序、协助居民操作手机 ...... 很快就忙碌起来。

" 现在核酸采样是常态,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点位一开,就有人来。" 社区党委副书记詹晓萍介绍道。詹晓萍已经连续在采样点工作 11 天,嗓子已经沙哑,但她仍在坚持。采样点上的工作人员有着明确的分工,每天一忙就是 12 个小时以上。他们不少人已经出现喉咙痛、嗓子沙哑的现象,但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看到他们这么辛苦,不少居民群众都送来水果,也有爱心企业捐赠矿泉水、饮料等物资,慰问一线工作人员。詹晓萍的母亲也送来红豆糖水,为他们缓解喉咙痛的症状。

" 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会更加勇敢!" 又是一个凌晨,回顾一天工作的詹晓萍在朋友圈写道," 愿明天又见阳光。"

疫情防控中的 24 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一线工作人员默默付出的身影。他们披星戴月,不论昼夜,以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责任。有了他们的坚守,人们更加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阳光灿烂、春暖花开。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实习生 辜晓晓 通讯员 姜亦雄

相关标签

朋友圈 桥头 准确 东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