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中,开发区是无锡改革发展的一张王牌,毋庸置疑!1991 年我市第一家工业园区——外商投资规划区锡南片区成立。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披荆斩棘,各类开发开放园区勇踏改革浪潮,首开时代先河,扛起发展大旗,挑起争先担子。
仅 14 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就吸纳了全市 40%的就业,创造了 50%以上的经济总量,贡献了 55%的一般预算收入。可谓创造了许多 " 不敢想 "" 不可能 " 的发展奇迹和辉煌业绩,发出了奋进最强音,开辟了发展新天地。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面对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是内在统一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 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把更大气魄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江苏现代化建设九大重点任务之一,并强调要推动全省各类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提升。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发挥经济开放发展优势,努力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取得突破。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两个《决议》都对新时代开放发展作出部署。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服务打造无锡新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不仅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省市重大部署的实际行动,也是破解瓶颈制约、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最前列的有效途径。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格局下,开发区继续发挥好王牌效应,惟有创新!着眼实现内涵式发展,善于把 "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理念化为活的思维和好的举措,按照产业功能区定位和自身禀赋,全面做足开发文章、奋力引领时代之先,在扛起 " 三大光荣使命 " 中争当标杆先导,在谱写 " 强富美高 " 现代化新画卷中勇作标兵先锋,力求在全省全国的开发区版图上进一步凸显特色、彰显作为。
以 " 开窗放入大江来 " 的气魄抬升格局
"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 新时代的壮阔波澜拉开帷幕,呼唤开眼看世界的广阔胸襟,呼唤观海听潮声的驭势而行。
对标建设新发展理念实践示范的引领区、城市国际化的功能集聚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标志性窗口的地标的目标定位,开发区须以 " 层峰之上、再攀高峰 " 的更高追求审视发展。我市一些开发区形态样貌过于陈旧、载体平台相对落后、城市功能较为薄弱,必须扭住开发区转型升级这个关键,推动产业从 " 低端粗放 " 向 " 高端低碳 " 转变,融合从 " 功能导向 " 向 " 人本导向 " 转变,谋划建设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宜居园区、人文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高地、高品质生活现代化新城。
囿于蛳螺壳做不出大气度,未来属于视域宽广、敢想敢干的创业者。" 一带一路 " 倡议,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都是国之大者,开发区在融入国家战略、担负使命责任中不仅是主力部队而且是探路先锋,须紧扣高质量发展定位,把握好产业和创新两个主题,依托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无锡)试验区等平台,加强 " 科创飞地 "、产业联盟、伙伴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经济建设主阵地。搭建合作平台,当好超级链接,让更多国省试点、央地合作率先落地,让一批底气足、能量大的高端平台、头部企业、优质项目 " 立柱架梁 ",既当好增长极,更当好聚集核,不断做大增量、提升能级,以一域争先引领全局创先,支撑起无锡未来发展更大天空。
以 " 争折东风第一枝 " 的意识闯出新路
时代大潮,浩浩汤汤,"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
过往的骄人业绩是前辈敢闯敢试、创新突破干出来的,一个 " 闯 " 字是其全部经验的核心要义。今日的开发区靠什么赢得未来?" 闯 " 的勇气不能丢," 谋 " 的智慧更不能少。毋庸讳言,经过三十年发展,体制退化、机制钝化的问题在不少开发区日益显现。" 因循坐误,责有攸归 ",开发区亟须打破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重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的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
理顺开发区与所在地之间的关系,理顺管委会与开发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快建立和完善 " 一区多园、区政合一 "" 管委会 + 开发公司 "、法定机构试点、" 放管服 " 集成改革等有利于高效运营的好制度,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集中精力抓好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
在数字新基建、新型科创载体、数字孪生城市等基础建设上率先布局,在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化开放等领域率先破题,在 TOD、EOD 模式等方面勇于实践,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开发区蔚然成风,让瞪羚、独角兽、哪吒企业竞相驰骋、野蛮生长,既当策源地,更成丰收田。
加强与投资基金、产业基金、保险资金等合作,积极探索权益性融资新方式,从源头处抓好科创产业化 " 最先一厘米 ",有心栽花、特意植树,让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更富层次、更为健全,把开发区打造为 " 万类竞自由 " 的第一载体。承担着城市运营和产业发展的各级各类国有企业,应以资本为纽带、项目为牵引,构建合作平台,重塑建设运营体制机制,争相在开发区建设主战场上建功立业。
开发区的活力,归根到底来自于人的活力。应积极探索授薪员额制,推广开发区工作人员全员聘任制,推动开发公司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让开发区成为五湖四海优秀人才的集聚地和竞技台。
以 " 致广大而尽精微 " 的精神善作善成
" 抓工作,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科学态度 "。
实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是开发区形态与内涵的现代化、国际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优势产业 " 强链 "" 造链 ",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拿出 " 十年磨一剑 " 的定力,主攻若干专精特新产业、核心技术、重大载体,构筑产业功能区 " 一区一特色 " 格局。
" 马路牙子的完好程度,就是发展水平的函数曲线 "。在建设中精雕细琢画好工笔画,细致精当描好点睛笔,在科创载体、城市家具、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文体设施等方面提标提质,让开发区从传统的工厂林立、机器隆隆优雅转身为更多现代概念的科创空间、智造平台,真正让科产城人全域融合、美美与共。
着眼 " 最优营商环境 " 建设,突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推进制度规则与国际通行接轨、服务水平向世界一流看齐,确保 " 有无熟人一个样、大小企业一个样、外地人本地人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 ",让开发区成为企业和企业家们心生向往的福地,成为高素质人才和创业者此心安处的吾乡。科技、人才、资金、IP 等各类要素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融相生的,处理得当就可以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应从硬环境、软实力两端入手,构建高端资源、高端要素的强磁场,让任何人都能带着点子来创业,让任何有市场的技术、有价值的创意都不被辜负,以万众创新的星星之火催生全域创新的燎原之势。务必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树牢纪律规范意识,防范金融债务风险,以本质安全的稳定底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宏伟大厦。
"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惟有永葆开发区创立之初那么一股向未来的心气,那么一种拼当下的精神,在赶海弄潮中立潮头,在抢占风口时跑前头,才能干成出圈出彩的大事好事,创造吸睛吸金的亮点高点,让开发区的全新园景成为无锡现代化建设的靓丽风景,成就 " 强富美高 " 新无锡的精彩全景。
时光度量奋斗,拼搏开创未来。三十而立,更待顶天立地。肩负光荣使命的各级开发区建设者们,务必永怀激情、不辍于行,开拓新时代,发力新征程,引吭高质量,领跑加速度,向前、向前、再向前!
来源:无锡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