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自去年 10 月以来,按照中央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精神,持续督导抖音、快手等 10 多家用户规模大、应用软件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平台,开展为期 2 个月的短视频节目和账号专项治理工作,至 2022 年 1 月 11 日已持续清理违规账号 38.39 万个,违规短视频节目 102.40 万条。一大批 " 伪正能量 " 节目、借 " 网红儿童 " 牟利账号、" 低级红、高级黑 " 等内容也得到清理。 ( 据《人民日报》 )
内容丰富的短视频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然而,一些短视频的内容却越走越歪,煽情、夸张、低俗的视频内容随处可见,因此,引导短视频内容朝向优质方向发展,成了重中之重。
短视频内容面临低俗化
2021 年含短视频在内的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 92677 亿人,用户使用率为 93.7%,市场规模巨大。巨大的市场规模带来了 " 流量经济 ",上 " 热搜 ",成 " 热门 ",做 " 爆款 ",成了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的努力追求,正因为如此,具有较强时效性,能够夺人眼球的热门视频,成了创作者的 " 流量密码 "。
短视频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时效的内容有限,能挤上热门的视频数量不多,很容易导致视频内容同质化,出现 " 内卷 " 现象,其结果是各种光怪陆离的 " 现实生活 " 都投射在短视频上,让 " 现实 " 变得 " 魔幻 ",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有一些低俗视频、恶搞视频,或因惊悚刺激吸引网友的眼球,或因低俗迎合部分网友的 " 低级趣味 "。像宣扬拜金主义、炫富等 " 三观不正 " 的视频,在网络短视频平台上广为传播,客观上助推了社会的不良风气。
短视频的下半场是优质内容创造
短视频有浏览成本低、传播效率高、拍摄制作门槛小等优势,同时迎合了当代用户崇尚的快餐文化、极简生活方式以及表现自我的人群特点。如果说短视频的上半场处于 " 野蛮生长 " 的阶段,下半场就应该是优质内容创造,要让短视频从拼 " 俗 " 比 " 怪 " 的怪圈中走出来,吸引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提升平台的整体品质。
在内容方面,向用户提供知识、让用户有所收获的视频内容,更能走向长期发展的道路。近期,知识类短视频内容开始大范围兴起,由于娱乐短视频越来越同质化,因此,用户越来越转向关注知识与探索的优质内容,回归知识和实用价值的内容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平台自律让更多优质内容 " 唱主角 "
早在 2019 年,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就规定,短视频平台要进行正能量内容的建设。短视频属于大众传媒,应该成为优质内容、正能量的出口,而不能变成了恶俗内容、低俗内容、负能量的集散地。因此,对于短视频平台的智能推送程序要予以引导,让其优先推荐正能量内容。
在平台方面,短视频平台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既要有 " 偏好 " 算法,也要有 " 道德算法 ",多一份社会责任,让道德成为过滤器。短视频平台既要努力进行 " 行业自净 ",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倒逼短视频平台尽好自身的社会责任,与 " 低俗 " 的内容划定好边界,促进短视频的健康发展,让更多优质内容 " 唱主角 "。
热动
人民网
短视频行业成长离不开优质的内容与对用户感性消费的理性疏导。减少重复无营养内容传播,加强社会正能量、适合大众观看需求的内容传播,将成为新一轮竞争关键。
扬子晚报
在技术更迭加快、竞争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只有进一步构建合理的商业生态圈,挖掘新的内容增长点,沉淀用户,才能更好地发挥机构价值,实现 " 优质、原创、精品 " 短视频内容的可持续发展。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程帅 编辑 侯金铭 审核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