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20
深晚报道|在深省政协委员:建议建立深圳市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标准化作业园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连日来,深圳各界同心协力,面对新一轮疫情筑起坚实防线。疫情防控牵动着各界的心弦,也让正在参加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住深省政协委员十分关注。这轮始于 1 月 7 日的新冠肺炎疫情源头现已初步判定为境外物品。对此,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大学教授张晗建议加强国际快递疫情防控,深圳应当带头提升集中监管仓 " 首站拦截 " 的优势,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示范。

▲张晗

建议加强跨境货物抽检和公众健康教育

" 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在不同的温度下存活时间长短不同。我觉得做好国际快递的消毒工作,首先要加强跨境货物核酸的抽检工作,对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的物品及冷链运输物品加强消毒防控。同时加强国际商品物流人员培训管理,严格落实国际物流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规范化操作。" 张晗说。

他认为,除了加强规范流程和抽检强度,还应当加强科技投入。" 比如增加消毒机器人研发投入,使用远程遥控、自主导航等方式进行消毒作业,防止人工消毒造成的交叉感染。" 此外,他还建议加强新型检测技术的研发,支持一批更先进的、特异性更高、灵敏度更强、检测速度更快的新型技术的研究。

" 这次疫情的病毒感染者曾收过国际快件。我觉得我们还应当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比如管理部门应及时公布国际商品抽样检测核酸信息,引导公众减少购置高风险地区商品;同时应向公众强调接收国际快递时要做到全面消杀。" 张晗说。

建议打造一体化全流程可追可溯的冻品监管仓管理系统

为阻断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播的途径,破解疫情防控背景下进口冷链食品的流通难题,2020 年下半年,深圳市率先在国内设立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友信监管仓),对进口冻品统一实施抽样核酸检测和外包装预防性消毒。此后又启用了第二家集中监管仓(深农监管仓),充分发挥了 " 首站拦截 ",有效排除了疫情传播风险,极大程度缓解了港口码头压力,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张晗认为,尽管深圳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两个监管仓均存在作业区进深不够、场地狭窄的问题。因此,他建议政府建立深圳市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标准化作业园区,园区面积至少为 2 万平米,作业厂房包含作业月台、制冷设备、一体式传送及抽检装置、集成式消毒中心、自动堆垛设备、高清监控视频及照明灯具等,同时设置配套的污染物病原检测实验室(包括新冠病毒核酸确认实验室)。园区设置封闭管理宿舍,接受政府监管。

此外,他建议政府以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标准化作业园区为基础,建设通用版本的食品防疫集中处置中心,可根据需要将诸如非洲猪瘟、炭疽、禽流感等食源性疫情风险排查工作纳入其中。另外,生鲜、冰鲜类食品、食用农产品,也可纳入食品防疫集中处置中心的处置范畴。

" 深圳具备大量的前沿科研机构和企业,我们要加强对集中监管仓的科技赋能。比如融合 5G 技术、物联网、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通数据壁垒,打造全流程封闭管理的一体化全流程可追可溯的冻品监管仓管理系统。广东省可充分利用全国首创的影响力,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示范。" 他说。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