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 1 月 10 日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初筛发现 3 名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患者,且 1 月 11 日在密接者排查、重点人群管控筛查中发现,属于同一传播链后,罗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在清水河街道划定封控区和管控区,清水河街道党工委立即组织疫情防控专班,成立罗湖区疫情防控清水河现场指挥部,下设 14 个工作组保障封控管控区的群众保障及区域管理工作。
其中,生活物资保障组由罗湖区党代表、清水河街道二级调研员徐礼奎率领,并于 1 月 10 日成立生活物资保障现场指挥部,下设后勤保障队、物资整理队、物资配送队等工作小队。
自古有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完善的后勤保障工作制度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也是关键之举。罗湖区疫情防控清水河现场指挥部后勤保障组共 22 人,截至 1 月 22 日,在徐礼奎的组织带领下,罗湖区疫情防控清水河现场指挥部 1505 人的防疫物资及生活物资全员保障,后勤保障组对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229 人次,对 42 名封控区的防疫人员提供包括住宿在内的生活保障,完成了 39 家爱心企业和个人物资捐赠的接收、登记、发放。
在保民生方面,积极引进商家超市给封控管控区居民采购生活必需品,为防疫人员及时供应防疫物资,并在封控区出入卡口设置物流快递、生活物资转运站,全方面保障封控管控区内居民日常生活及现场指挥部工作人员的有序工作。罗湖区疫情防控清水河现场指挥部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每一位后勤保障组 " 逆行者 " 的默默付出。
核心统筹有条不紊 物资调度井然有序
" 您好,我们需要医用防护服!"
" 仓库里还有医用消毒液及酒精吗?急需!"
" 现有的 N95 口罩消耗殆尽了,需要新的物资!"
每天,徐礼奎的手机上都会收到很多这样的消息,他总是在第一时间按照防疫人员所需物资分配物资调度任务。
" 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将前方工作人员所需要的防疫物资整理好,方便运输人员用最快的速度将物资送达,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徐礼奎说。
12 天来,徐礼奎总是从早工作到凌晨,马不停蹄地联系并安排分发物资,后勤保障组工作人员都说:" 总是看见徐委员讲话,讲着讲着就快睡着了,但立马又甩甩头让自己清醒起来。有徐委员的坐镇带领,让我们感到很安心。"
夜以继日坚守岗位 工作效率尽显 " 深圳速度 "
" 同志们,又有防疫物资到货了!大家快来集合搬运货物!" 说话的是清水河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办公室扶贫后勤组物业管理员陈文果。装防疫物资的箱子一个就达 40 斤重,而这 12 天里,陈文果已记不清自己搬运了多少个这样的箱子,只是记得经常工作到凌晨,直到躺在简易床上休息时才发觉自己全身酸痛。
除搬运防疫物资工作外,陈文果有时也会接到临时紧急任务。
" 紧急任务!越众产业园需要现在送达 101 个睡袋。尽快送达!" 收到领导指示,陈文果立刻来到防疫物资库房,清点出 101 个睡袋送往越众产业园。越众产业园员工在收到送来的物资后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
" 我们的工作进度是前方防疫人员的工作保障,所以我不敢停歇,当我看到防疫工作人员都因我搬运的物资,而生活受到保障时,我就觉得再累也是值得的!" 陈文果笑着对深晚记者说道。
退役军人身先士卒 艰苦奋斗保障后勤
" 我是党员,还是退役军人,即使不在军队中,也要带头冲锋前线,继续发扬军人不怕苦、不怕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安全的精神!" 清水河街道办后勤食堂厨师长童成伟说道。遇到危急时刻主动请缨、身先士卒是童成伟作为一名 25 年党龄的退役军人一直以来所秉持的信念。
1 月 11 日,清水河街道办食堂停止堂食后,童成伟根据领导指示在家待命,但是看到自己的同事都在前方战斗,便主动申请参与战疫。1 月 12 日早晨七点,童成伟到达罗湖区疫情防控清水河现场指挥部,立刻投入到搬运、分配物资的工作中,到了饭点,童成伟还要同后勤保障组的伙伴们向工作人员分发 4000 多份饭,而自己经常忙到忘记吃饭。
截至 1 月 22 日,在过去的 10 天时间中,通宵已成为童成伟工作的常态,防疫物资每日都需要专人看管,且经常需要在深夜里接收防疫物资,因此童成伟在罗湖疫情防控清水河现场指挥部工作的多个夜晚,都是在防疫物资库房里的一张简易床上度过的。" 后勤组的工作繁而杂,经常都是工作到凌晨 2 点,工作虽累但是我感到非常满足,作为党员我需要在一线与大家共同战斗。" 童成伟说道。
徐礼奎表示," 回忆起这 12 天的工作充满着艰辛,也处处留存感动。每一位在防疫现场努力工作的人都让我感到敬佩。现在,封控管控区的工作即将接近尾声,后续的工作任务量也十分大,还需保持高度的警觉,细之又细完成好每一步。但我相信我的团队定能完美地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愿春来疫散,山河无恙。"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实习生 许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