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2-01-22
广州市黄埔区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1 月 22 日,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勇,黄埔区区长冼银崧出席会议。黄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雪枝主持会议。

据悉,黄埔区 2021 年十件民生实事全部提前完成。黄埔区人大代表对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 89 件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满意率为 100%。

十件民生实事全部提前完成

黄埔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会议期间,黄埔区人大代表对 2021 年十件民生实事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 100%。十件民生实事涵盖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医疗服务、增强就业指导、完善城市配套、旧小区微改造等老百姓关切的多个方面。

在教育方面,2021 年黄埔区新开办公办中小学校 5 所,新增公办学位 11000 个;新开办幼儿园 8 所,新增幼儿园学位 4440 个。为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业保安人员 1600 名,落实全部学校门口加装高强度防撞设施的要求,投入 657 万元为 30 个学校改造和增加监控设备。

在医疗服务方面,该区 17 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统筹调配资源等功能,为区内老年人就近提供全托、日托、助餐配餐、养老 + 家政、医养结合、辅具租赁等服务。投入使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黄埔妇幼保健院改建工程,新增床位 633 个。

加大就业指导方面,举办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 22 场;以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自主创业 4210 人、创业带动就业 11064 人,发放促进就业创业补贴 2.3 亿元;以技能提升促进就业,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15.92 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 3.35 亿元。

城市配套进一步得到完善,建成碧道 41.7 公里,骑行绿道 6.2 公里,4 个口袋公园和麒麟山公园。新建黄埔行政服务中心及周边 13 条道路共 6381 米的风雨连廊;康耀一横路,云埔工业区元岗一、二、三路,永和华峰路通车。

辖区内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已全部完工通水,合计改造户数 382 户。完成建设安置房 33 栋,建筑面积约 81 万平方米。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高。

会议期间,区人大代表对 2022 年区十件民生实事备选事项进行了票选。根据投票结果," 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动三孩政策落到实处 "、"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完善区域交通路网,提高居民出行便利 "、" 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强化职业技能提升 "、"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 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 坚持租购并举,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 开展道路机非分离改造,优化道路交通环境 "、"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城市生态景观 " 等 10 个项目入选黄埔区政府 2022 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议案办理满意度 100%

推动公共服务持续优化

区一届人大九次会议以来,黄埔区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着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推动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

据悉,区一届人大九次会议以来,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共承办区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代表建议 89 件。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目前该 89 件代表建议已办复并取得代表反馈意见的有 88 件,剩余 1 件尚未达到办理期限,正有序办理中。区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满意率 100%。

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在黄埔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中得到认真研究和采纳,实现了办理代表建议与密切联系代表、加强改进工作相结合。有关部门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反复沟通等方式,及时掌握代表所提建议意图,主动邀请代表尽可能参与办理过程,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与代表良性互动的效果。议案建议的积极回应、有效办理,成为推动黄埔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例如,很多代表建议应更加注重教育均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黄埔区高度重视相关建议,结合办理《关于加快推进东苑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建议》等建议,将 "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 纳入区十件民生实事,提前布局 " 三旧 " 改造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全力保障刚需学位,积极化解二孩政策叠加 " 三旧 " 改造影响下的入学入园矛盾。同时,结合办理《关于提高聘用制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的建议》,每年按省市核编标准核定一次雇员制教职员指标,2021 学年共核定雇员制教职员指标 2853 名。

在均衡布局医疗资源方面,黄埔区结合办理《关于在永和地区规划建设综合性医院的建议》,加快推进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建成三甲中医医院,新增床位 500 张;广州医科大学妇儿医院项目规划定位为 500 张床位的三级医院;在永和隧道西南侧规划一处三级医院。未来,黄埔区将结合规划人口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完善医疗机构布局。

黄埔区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设施,有针对性地筹划新增 2 个区政务服务分中心,其中新成立的西区分中心与夏港街政务服务中心融合建设成 " 党群服务中心 + 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区 +24 小时自助服务区 ",目前已建设完成,并对外服务。

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区一届人大九次会议以来,黄埔区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解决民生领域难题等相关工作中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黄埔路径。

2021 年,黄埔区结合办理《关于开展黄埔东路沿线整治升级的建议》,完成港湾路、丰乐路、石化路三座黄埔东下沉式隧道,强化货运直行功能;封闭文船路、电厂东路、南湾大街、夏园村路、广海路等 5 处交叉路口,将红绿灯管控区域由 21 个缩减为 12 个,实现黄埔东路交通通行时间节省超过 1/3。

不仅是城市道路通车更畅快,公共交通配套也得到升级。该区结合办理《关于实施有轨电车信号优先,提升运行效能,让有轨电车更快更好服务市民出行的建议》,持续优化有轨电车 1 号线各路口信号及相位配时等,目前已实现 15 个平交路口的信号无条件优先,全线列车单程运行时长由原来 56 分钟缩短为 40 分钟左右。

在城市更新方面,黄埔区不断加快制度改革,结合办理《关于城市更新改革创新审批制度的建议》,在土地整合置换、留用地处置、合作企业引入、审批流程优化、基础数据测量、补偿安置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 " 城市更新 10 条 "" 流程再造 20 条 "" 城市更新 10 条 2.0"" 规划资源 10 条 " 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 "1+20" 的创新政策体系。

一些代表的建议则聚焦打造产业高地。黄埔区吸纳《关于中国新材料 CID(中央创新区)园区内功能板块设置的建议》,在科学城南部规划建设约一平方公里的 " 中国新材料 CID(中央创新区)",充分融入区内现有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战略性电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三大新材料产业,解决关键材料对外依赖的行业短板,提高关键新材料供应能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 张成 范敏玲 李文杰

相关标签

就业 幼儿园 人大代表 学位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