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2-01-23
第三届粤港澳三地观鸟大赛在海珠湿地开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月 23 日,第三届粤港澳三地观鸟大赛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开赛。活动吸引了来自广州、东莞、肇庆等地区的近 200 名观鸟爱好者组成 40 支队伍,在 5 小时之内徒步海珠湿地一期、二期和海珠湖进行观鸟比拼。

粤港澳三地观鸟大赛围绕 " 美丽湾区 俊鸟飞翔 " 主题,旨在加强粤港澳三地鸟类保育宣传、搭建三地环境教育以及自然教育机构间的沟通、交流平台,推动大湾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唤起公众对粤港澳三地野生鸟类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提高区域环境教育、自然教育以及自然观察行业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大家对自然环境的爱护意识和对野生动物的守护意识越发强烈,粤港澳三地观鸟大赛一直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国内著名鸟类学、生态保育、自然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爱鸟人士、自然观察爱好者、志愿者等积极参与。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的鸟类记录数已接近 300 种,截止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海珠湿地累计记录鸟类种数 183 种。超过广州市鸟类记录树的一半。本次赛事统计的鸟种记录除作为比赛评奖依据外,还将经过专家的整理,作为广州冬季鸟类多样性情况的优质参考数据。观鸟是自然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通过观鸟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爱惜则护之,进而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海珠湿地自然学校持续为社会提供观鸟课程,2021 年观鸟课程开展超百场,深受市民喜爱,2022 年将提供更多的场次供市民选择,共同感受身边鸟儿邻居的自然之美。

本次赛事主会场海珠湿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展示湿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我国 5 条候鸟迁徙通道中东部和中部 2 条迁徙路线的途径会合地,同时还是东北亚 2 条迁徙通道的途径停歇地。随着环境不断改善、水质逐渐变好,海珠湿地在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同时,也为大量珍稀鸟类提供重要的觅食停歇地和栖息繁衍地。

近年来,海珠湿地持续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如:恢复滩涂、构建人工浮岛、种植淡水红树林等恢复自然生态的方式,为鸟类营造 " 星级之家 ",同时结合传统岭南农耕文化,大量运用野生稻、野大豆等农作物作为湿地植物,不仅营造了都市乡野气息,也为众多鸟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尤其是湿地内丰富的鱼虾和昆虫等生物资源,成功吸引了大批野生鸟类在此定居或停歇。

采写: 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通讯员 海宣

摄影: 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相关标签

粤港澳 广州 肇庆 粤港澳大湾区 岭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