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4 日,农民日报刊发《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一针一线编织多彩生活》,报道了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村民带来了实惠。村民脸上笑容多了,腰包鼓起来了,日子也好起来了。具体报道如下: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村民带来了实惠。村民脸上笑容多了,腰包鼓起来了,日子也好起来了。
小康生活 " 忙 " 起来
日前,记者走进南明区永乐乡,在连片的桃林里,桃农在里面来来回回地修剪桃枝,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 我家种植了 6 亩多‘艳红桃’,产量约在 2 万斤左右,每年年初剪枝和桃子上市的季节,一家人都忙不过来,必须要喊邻居帮忙嘞 ……" 说起自家的桃林,余庆海夫妇边给桃树剪枝边乐呵呵地讲。
永乐乡 " 艳红桃 " 皮嫩果脆、桃香浓郁,这得益于永乐乡独特的气候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余庆海从 1996 年起开始种桃,经过长期不断改良优化品种,他家的 6 亩地如今全是艳红桃树。
据了解,目前,永乐乡桃树种植面积达 1.4 万亩以上,共种植了 20 余个桃品种,包括 " 晚白桃 "" 京艳桃 "" 十月红 "" 中华寿桃 " 等,其中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就是 " 艳红桃 ",种植面积达 7000 余亩,桃产业俨然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永乐乡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桃子之乡和桃源花海。
那头正在如火如荼地为桃树剪枝修桠,这头尖山葡萄基地里,被称为 " 土专家 "" 田秀才 " 的周进正在指导入股的村民剪枯枝、剥离老皮、扣膜封膜等工作,村民凡是遇到种植技术方面的难题都向他请教。
" 必须要在冬季完成剪枝工作,此时的植物处于休眠期,枝干会停止生长,修剪能够减少对葡萄的伤害。" 周进介绍,基地现已种植 118 亩葡萄,上市后,订购电话不断,村民都忙得不亦乐乎。去年,葡萄产量在 30 万斤左右,为村民增收 300 余万元。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永乐乡还引进了优质枇杷、杨梅、李子等水果示范种植,大力推动水果种植产业朝着现代观光农业方向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实现水果种植效益 " 全面开花 ",将早熟甜桃等水果种成 " 开心果 "" 致富果 " 和 " 幸福果 "。
美好生活 " 绣 " 出来
" 每一针的手法都不同,头饰部分制作起来要注意剪裁 ……" 近日,在永乐乡羊角村,文创企业的技术员正在指导村民制作民族娃娃服饰。
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难题,南明区率先在永乐乡羊角村布依族村寨引进文创企业,由村党支部搭桥、企业开展指导、农户主动参与,提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技能。邀请省内民族手工企业负责人、民族特色手工艺传承人等到村开展 " 三女培育 " 技能培训班,以巧手脱贫为重点培育 " 锦绣女 ",以专业技能和勤俭持家为重点培育 " 家政女 " 和 " 持家女 ",拓宽农村困难妇女就业渠道。
画板、裁剪、缝制、熨烫 …… 走进永乐乡羊角村村民李义珍的家,她正在制作少数民族盛装娃娃,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免费对村民培训,提供物料机器,计件发工资,实现多劳多得,现已吸引了该村 20 余名妇女就业,人均额外年收入增加 1 万元。" 贵州金凯利民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翼表示。" 我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闲时做些手工,每月也可以挣些钱贴补家用。" 能在家门口就业,李义珍很是满意。
长期以来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开始学起城里人搞起了 " 兼职 ",他们忙时务农,闲时务工,腰包也 " 鼓 " 了起来,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又助推了贵州 " 黔货出山 "。
勤劳的村民靠着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生活,也绣出了乡村振兴的锦绣蓝图 ……
幸福生活 " 美 " 起来
桃花坞内,金黄的硫华菊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紫色的马鞭草随风摇曳,游人悠闲拍照,湖上鸳鸯嬉戏,农家大院的炊烟袅袅升起 …… 一幅幅美好和谐的画面,呈现出了永乐乡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之美,让人心旷神怡。
永乐乡充分利用水塘村交通便捷、气候宜人、产业丰富的优势,由村党支部牵头,采取招商参与、合作社入股经营、村 " 两委 " 共管模式,成立了幕爽合作社,村民以入股土地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打造 " 桃花坞农业休闲旅游项目 ",种植硫华菊、马鞭草、玫瑰等花卉,打造出四季有花的缤纷水塘,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 桃花坞开放以后,来的游客多了,节假日游客量每天最高可达 5000 余人次,直接带动附近农家乐年增收近百万元。" 讲起桃花坞带来的好处,水塘村党支部书记龚道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为不断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树立农民生态意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根本性持续好转,永乐乡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五治 " 工作,天蓝、水绿、山青、景美的美丽乡村容貌正在焕发,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蓄为 " 满格 "。
" 环境好了,风景美了,游客也多了,水塘村现在已经发展特色农家乐 18 家,平均每月每家接待量达 1000 人,年均收入约 10 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 2016 年的 1.6 万元增加到了 2 万余元。" 永乐乡副乡长孔宪安介绍。
来源 农民日报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