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日报讯 (记者杨舒佳)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靠工业,基础在产业。展望新一年,我市走好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之路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2022 年汕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集中力量推动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攻坚突破,并对构建 " 三新两特一大 " 产业发展格局目标作了明确部署,锚定实施 " 百亿企业、千亿产业 " 培育目标。
根据报告,从 2022 年起连续 5 年,我市将每年安排 4 亿元实施 " 百亿企业、千亿产业 " 培育计划,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作为我市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市工信局如何围绕 " 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 " 发力,推动目标实现?" 我们将大力实施‘五大工程’,着力破解汕头产业长期低端发展、结构亟待优化提升问题,加快迎头赶上的步伐。" 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百亿企业培育工程将选择 "200+N" 家优质企业为试点,支持增资扩产、技改创新、品牌创建、兼并重组等,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争取五年,培育企业超 100 亿 10 家、超 50 亿 50 家、超 10 亿 100 家;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将支持集群发展促进机构、重大项目建设、产融合作、产教合作和产业链协同创新等,实现产业规模层级跃升,争取五年,产业集群超 2000 亿 2 个、超 1000 亿 2 个、超 500 亿 2 个。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引领工程将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5G 产业园建设、打造省级 " 粤东数谷 ",深化工业互联网 "1+1+5" 建设,争取五年,超过 1700 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 1 万家企业 " 上云用云 "。重点项目带动工程将推进企业增资扩产,强化招商引资,集中解决大项目用地问题,优先支持 " 零用地 " 项目,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动工、竣工、投产,争取五年,新增制造业投资项目 2500 亿元。载体空间拓展工程将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划定不低于 160 平方公里工业控制线,争取五年,推进 " 工改工 "、标准厂房建设使用、村镇集聚地升级改造不低于 5 万亩,园区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 50%。
要扭住工业产业牛鼻子,下好发展 " 先手棋 ",持续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做好服务保障是重要支撑。除了持续发挥市领导挂钩联系企业、" 政企直通车 "、粤商通等平台载体作用,市工信局表示,还将继续推进 " 工信 + 金融 "、" 工信 + 人才 "、" 工信 + 空间 "、" 工信 + 供应链 " 四大行动。通过实施战略性产业集群 " 智造之光 " 融资计划、推进 " 专精特新 " 企业上市;加强顶尖人才引进、推进市 " 企业家培训计划 "、推进省工信厅 " 直播带岗 ";提供土地厂房招租和土地厂房需求方作供需双方对接、进一步盘活低效用地;打通并整合供应链上下游,助力畅通产业循环等措施,来提高诉求办理速度和效率,全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