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声声辞旧岁,弦歌雅韵迎新春;盛唐燕乐奏国风,非遗文化焕新颜。据悉,原计划于 1 月 21 日在南山文体中心演出的 " 大唐雅韵 · 钟鸣鼓乐 " 西安外事古乐团 2022 新年音乐会,因疫情防控需要将延期至 3 月 18 日,演出地点不变。
▲西安外事古乐团演出剧照
西安鼓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西安古代的交响乐。它源于唐代燕乐,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在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西安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
西安鼓乐有 " 坐乐 " 和 " 行乐 " 两种演奏形式。" 坐乐 " 是室内音乐;" 行乐 " 在行进中演奏,伴以彩旗、令旗、社旗、万民伞、高照斗子等。西安鼓乐以竹笛为主奏乐器,吹奏乐器有笛、笙、管,击奏乐器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及大铙、小铙、大钹、小钹、大锣、马锣、引锣、铰子、大梆子、手梆子等,有时还加上云锣。
作为西安外事学院 " 礼乐 " 通识教育的展示窗口,西安外事古乐团以 " 乐以载道 " 为宗旨,致力于发掘音乐的熏陶、教化功能,将对 " 道 " 的超越境界追求落实于音乐艺术形式中。本次演出以 " 钟鸣鼓乐 " 为主题,演出曲目包括编钟曲《朝乐》、西安鼓乐《靛花开》、编钟曲《春江花月夜》、阮重奏《丝路驼铃》、编钟曲《金殿乐》等。十余个节目的顺序和逻辑都经过精心设计,在继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西安鼓乐 " 核心特质的同时,对西安鼓乐及古乐艺术进行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为丰富积淀的传统文化注入时尚鲜活的元素,让西安鼓乐在新时代熠熠生辉,让观众既能体验大唐雅乐风貌,又能感受当代审美价值。
深圳晚报记者 王雅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