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录》
【清】顾禄 撰 王迈 校点
凤凰出版社
2019 年 9 月
内 容 简 介
想知道清代苏州人如何过大年?不妨看看这本过年指南——《清嘉录》。
大年三十晚上,古代也没有春晚看,守岁的时候可以干点啥呢?苏州人喜欢玩一种游戏,叫作 " 状元筹 "。
" 状元 "" 榜眼 "" 探花 "…… 人们拿科举的名目,制成玩游戏的筹码。一边守岁,一边玩着。用六个骰子投掷,拿到状元点数的则为赢家,取及第争先的寓意。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在堂屋中悬挂神像,祈祷一年的平安。男女都要穿新衣服和干净的鞋子。相见时互赠百果,互说吉利话,称为 " 开口果子 "。
大年初一早上开门,燃放三通爆仗,说是能避瘟疫,称为 " 开门爆仗 "。
" 拜年 " 的习俗古代也有,人们穿着华美的衣服,奔走于拜年的路途,轿子飞驰如风,平日幽静的街巷一时间如同闹市一般。不仅晚辈给长辈拜年,一年到头都不相往来的人,此时也会上门拜年。
各家门口会摆上册子,供登门拜访的人在上面写上姓名,这叫做 " 门簿 "。
正月初五迎财神,这习俗自古有之。苏州人信奉的财神名叫 " 路头神 "。这一天,人们敲起锣,燃放爆竹迎接路头神,这个仪式做得越早越吉利。
迎完财神,商贾们就挂起幌子,重新开张营业了,称为 " 开市 "。
在清代苏州的习俗中,正月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人们通过观察这四天的阴晴,来预测一年的吉凶。
△苏州桃花坞年画
过年期间,有哪些有趣的娱乐活动?城里的玄妙观,是人们爱去的地方。生意人支起幕布搭成的篷子,在这里卖糖果、小吃、各种各样的玩具,早晨聚集,傍晚散去。
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杂耍可以看。如猿猴爬树一般攀爬竹竿的称作 " 高竿 ";两个人走在空中绳索上错身而过,是为 " 走索 ";将长剑直插喉咙,叫作 " 吞剑 "。
承受不了刺激的项目,也可以看看魔术表演。在手掌上放五颗红豆,手掌握住再放开,红豆消失,叫作 " 摘豆 "。吹一口气,让十枚铜钱一眨眼变成五种颜色,称作 " 大变金钱 "。
其实,《清嘉录》中不仅记载了苏州人的春节生活,而是按照 12 个月的顺序,记述了苏州及附近地区的节令习俗。
不同季节有什么应节的物品,集市流行什么货物,街头巷尾的谈话议论,务农常说的谚语,山野吟唱的歌谣,这些有趣的习俗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顾禄(1793 年 -1843 年)家境富裕,供他长年挟资出游,观山揽胜,出席文酒诗会。袁学澜在《重过抱绿渔庄感旧记》中如是写道:" 我与顾禄相识于青溪邀月榭。顾君正当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志向清狂之时。游方各地,寻访才俊。当地名贤、势族豪杰,皆在交往之列。日日驰骋在酒会文社之间,以豪侠自命。" 嘉庆二十三年(1818 年),母亲去世,顾禄在家守孝,他不再出游或参加乡试,闭门无事,开始写他的苏州风土记——《清嘉录》,名字取自陆士衡的 " 土风清且嘉 " 之意。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整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