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语音播放器、监控摄像头、暖风机、除臭系统、紫外线杀菌设备、工作间 …… 近日,一座新型的垃圾分类屋在黄埔区萝岗街道石桥村和大坑村亮相,屋子采用钢结构建造,外观漂亮,设计新颖,成为村居中一道靓丽风景线。
走进石桥村,外观大方并与周边建筑物色调融为一体的分类屋显得特别精致,屋面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在功能上,配备了排气扇、暖风机等设备,有效避免垃圾分类时产生的异味;在管理上,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由垃圾分类督导员进行管养,保持分类屋室内环境干净整洁。此外,垃圾分类屋一侧还设立了工作室,可以方便垃圾分类督导员存放工作用品。
据悉,该街道为深入推进村居垃圾分类工作,在严格垃圾源头减量、完善收运体系上下功夫。针对村居垃圾分类工作、分类投放点管养和分类准确率低等问题和困难,该街道积极探究应对措施和办法。同时结合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以人民为中心,优化升级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在已建成的 64 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新型垃圾分类投放屋 6 个,得到了小区居民得认可。" 过去是露天的垃圾点,特别是夏天时,垃圾桶外露,经过高温发酵的垃圾臭味更是让人难受。现在分类屋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旧时垃圾发臭的味道,还大大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 家住在石桥新村的钟先生说道。
该街道综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分类投放屋的投入使用不仅让昔日的脏臭环境转变为亮丽风景线,还有效解决城中村和物业小区垃圾处理链条的系列问题,优化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分类屋辐射带动,达到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效果,不断地巩固了垃圾分类成效。随着这些新型垃圾分类屋的出现,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变得更干净有序。
采写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萝岗街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