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铛铛嚓铛铛叮 …… 喜庆吉祥的 " 十点梅花铜鼓乐 " 提前奏响,伴着高脚鼓、铜锣、镲钹、小铛锣的节奏下,木呷狮欢快的舞动着,逗得驻足观看的游客哈哈乐。1 月 24 日,广东清远英德市九龙镇农家提前拉开迎新帷幕。当天,位于九龙镇的英西洞天仙境和峰林晓镇景区(下称 " 景区 ")启动国潮文化旅游节暨 " 乡潮中国年 " 活动。正月期间,游客到访景区将能深度体验龙狮争霸、新年戏曲、花灯巡游、非遗年味等传统的客家乡村年俗,感受原生的乡土节庆氛围。吸引更多市民到乡村进行深度体验,过一个愉快且平安的春节。
村里发展农旅 带动村民回家门口上班
" 从前只有农历大年初一能舞狮,今年配合景区活动,从‘小年’便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也正好红红火火地过一个大年。" 负责舞狮头的村干部说。据了解,这是英西洞天仙境和峰林晓镇景区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节庆乡俗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而推出的 "2022 英西峰林国潮文化旅游节暨乡潮中国年 " 活动。
木呷狮舞是客家人迁徙、定居的历程中,以当地农耕经济为基础,在长期的劳作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创造、改造而形成的民间艺术,它既是客家文化艺术的传承,又是农家新年必不可少的仪式。
从前,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多,懂得客家狮舞的表演者少了。据村干部介绍," 这些年,九龙镇整合当地峰林地质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年轻一辈陆续回流,‘木呷狮’又被评为了清远市级非遗,愿意学习客家狮舞的村民又多起来了。"
正在景区打扫卫生的张姨就是其中一名,年过五旬的她告诉记者,之前大半辈子都是以耕田为生,自给自足没收入可言,从 2017 年就开始在景区工作了," 我每天 8 点上班,走路 15 分钟就到了,很方便,每个月也能领工资了。"
在家门口上班同样吸引了 90 后年轻人回流,在景区内蘑菇园工作的刘小姐的家距离景区骑电动车仅需 10 分钟," 结婚后我就回家里工作了,待遇虽然没有外出打工那么高,但是可以兼顾家庭,跟小孩在一起,感觉挺好的。"
通过发展农旅,既带动了就业,也带动了经济收入。九龙镇河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德生告诉记者,2016 年前,村民人均年收入 4000 元,目前已经达到了 21800 元,村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很多村民外出务工,老人小孩被留置在家里,自从村里发展农业旅游后,带动了很多村民回流。景区共有 300 多个岗位,本地村民占 9 成以上。"
许德生介绍,目前,九龙镇共有各类宾馆民宿 80 多家、餐饮饭馆 56 家,其中英德市三星级农家乐 1 家。已经实现了三月赏花、七月品桃,一年四季有水果可供采摘的良好局面,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2020 年接待游客超过 300 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创收 3 亿元,村民收入稳步提高,幸福感明显增强。"
乡村民俗 " 潮 " 起来 新旧碰撞下的乡村文化旅游
当天,"2022 英西峰林国潮文化旅游节暨乡潮中国年 " 活动在景区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至整个农历正月,游客将在景区深度体验龙狮争霸、新年戏曲、花灯巡游、非遗年味等传统的客家乡村年俗,感受到融合艺术、民俗、食俗的乡土味新年。
除欣赏客家传统艺术外,景区还将上演生龙活虎拜大年、三神齐聚人间仙境、年味剧场新年戏曲、仙女下凡花神献瑞、花灯巡游仙风少年等多项新春节庆活动,游客可沉浸式感受乡村风土节庆年俗,全方位体验充满年味的春节。
据景区负责人姜林介绍,乡村文旅消费、文旅产业的创新迭代,是乡村振兴、内循环下乡村经济寻求新增长点的催化剂,而在增长过程中,找到乡村文旅新消费语境下的支撑点至关重要。赋予新旧文化内涵的乡村文化旅游节,将是乡村文旅发展路上的有力尝试。为让乡土民俗与现代游客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景区在展现原生乡土元素外,也融入了现代化的改良创新。
结合时下热门国潮元素,以年俗、国粹为主题,打造系列传统艺术与当代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活动。" 如结合时下热门的汉服主题,根据景区的峰林地貌特色,设计了仙女下凡飞天表演、花神献瑞花灯巡游。表演者将身穿汉服,在亿万年沉淀而成的石灰岩山峰背景画之中,带来连场好戏,缔造一场融合自然和国潮的视觉盛宴。" 姜林说。
把 " 散落 " 在民间的乡土艺术和节庆民俗集中呈现,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在地乡土文化,让村民更重视身边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另一方面,也是面向广大游客,展现传统农耕文化和乡土艺术、民俗之间的天然渊源,为游客提供具有地域个性的乡村旅游项目,令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英德市文旅局局长肖贞响表示:" 虎年就快到了,我们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发动民间多举办庆祝活动,将英德非物质文化和地方民俗融合到一起,吸引更多市民到乡村进行深度体验,过一个愉快且平安的春节。"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罗昌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