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向在外打拼的游子敞开了温暖的怀抱。
南京市 2022 年保障群众过好春节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于昨天举行。对于人们十分关注的 "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能否回宁过春节 " 的问题,南京亮出鲜明态度:南京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现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或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可以回南京。南京将采取三项措施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为人民群众欢度春节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
南京市 " 外防输入 " 联防联控机制总督导、市公安局一级巡视员李明杰还说了这样一句暖心的话:" 春节将至,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外的 父老乡亲盼望回宁与亲人团聚,我们非常理解大家的迫切心情。" 此前,南京出台 " 安心十条 ",针对离宁过年者和留宁过年者分别作出安排,并强调:疫情防控、安全稳定 " 不放松 ";消费供给、基础供应 " 不断档 ";关心关爱、温暖传递 " 不缺位 ";服务企业、保障生产 " 不打烊 "。
如你所见,南京在默默呼应你的所思所想!
这让人想到近日一条题为 " 可以永远相信浙江 " 的刷屏帖子。据报道,发帖人是个浙江女孩,在北京生活,她打算春节返浙,由于公司附 近出现过确诊病例,她向家乡防控办拨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隔离。对方告诉她,只需要持有 48 小时核酸就行,还问她:" 想家了吧?多久没回来了?想回来就回来吧。" 这句很寻常的一句话之所以让无数人破防,就在于人们的回乡心愿,得到了质朴的、真诚的回应。
良言一句三冬暖。很多人已经是两个农历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记挂,既藏于心底,也溢于言表。他们特别在乎家乡的态度。这种情感互动激发的养分,将会久久地滋润着人间草木,甚或形成佳话。
透过南京和 " 浙江女孩 " 家乡城市的 " 温情欢迎词 ",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两地为防控、团圆所构建的政策和机制体系。这种体系是严密的,具有前瞻性的,还带着自信气质。这样的体系在世道人心所激荡起的涟漪,必然地化为一种共克时艰、携手并进的合力。并通过多层面 、多环节的共振与共鸣,为我们的社会治理书就更多经验。
疫情防控和团圆从来都不是互相排斥的 " 单选项 "。事实一再说明,只要用心用情,这两件事都可以做好。" 一刀切 " 可以休矣!
回家过年是最大的年俗,呵护在路上的和在 " 原地 " 的人,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表现一个城市、一个村镇的善意和格局,也是 " 春节文化 " 的内容之一。当防必防的是,一句话一件事寒了人心,也露了怯。
向着炊烟奔去一路红了眼眶的人,爱得深沉,他们并没有 " 恶意 ";寂寞留在远方的人,念得真切,他们最渴望理解。一个春节,最重要的不是仪式的纷繁,而是心灵的舒展与安然。愿所有的 " 家乡 " 都能懂。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