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春,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在礼县县城以东 11 公里处的西汉水北岸大堡子山,进行了为期 8 个月的抢救性发掘,探明了在东西长约 250 米、南北宽约 140 米的墓葬区内,共有中字形大墓两座,瓦刀形车马坑两座。墓地的东北、北部和西部山弯,有规律地分布着间距为 5 至 7 米的中小型墓葬,总数在 200 座以上。根据钻探资料,考古工作者依山势由下而上发掘了两座南北并列的东西向中字形大墓、1 座东西向瓦刀形车马坑和 9 座中小型墓葬。
大堡子山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玉器,有的青铜器上明确铸有 " 秦公作铸用鼎 "" 秦公作宝用簋 " 等铭文。从地理位置看,大堡子山 " 两河夹一山 " 的独特地势也完全符合先秦皇家陵园 " 风水 " 取向。
时光回溯——
商末周初,居住于东方齐鲁一带的嬴姓西迁至甘肃东南部,秦先祖大骆及其子非子在这里为周孝王养马,繁衍生息。
公元前 842 年,西戎攻灭西犬丘大骆之族,周宣王命非子后秦仲征伐西戎,秦仲于公元前 824 年被西戎所杀。周宣王召秦仲长子庄公兄弟 5 人,统兵 7000,攻破西戎,于是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居西犬丘故地。
公元前 771 年,犬戎杀周幽王于骊山下。秦襄公因拥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周平王封为诸侯,赐给陕西岐山以西土地,秦正式成为诸侯国。
公元前 766 年,西戎又围攻西犬丘,秦襄公长兄世父率兵抵抗,被西戎俘虏。
襄公之子文公继位后,于公元前 763 年东出行猎,至宝鸡附近千河与渭河汇合处营建新邑。由西犬丘迁往新邑。数百年中,秦人在陇南的都邑西犬丘,先后有犬丘、西垂、西垂宫等不同称谓,但地址未变。
《史记 · 秦本纪 · 集解》曾说,秦文公五十年(公元前 716 年):" 秦文公卒,葬西山。" 指的就是西犬丘附近。
秦统一后至两汉,西犬丘又成为西县治所所在地。直到公元 228 年,蜀相诸葛亮出祁山攻魏,兵败街亭后,撤兵回汉中时 " 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西县建制始消失。
历史考证加实物佐证,至此,参与大堡子山墓葬抢救性挖掘的相关专家学者断定,大堡子山属秦人早期墓葬群,是秦人先祖秦仲、秦庄公的墓葬。大堡子山古墓葬群,就是被历史尘封了 2000 多年的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园。此外,从墓葬地域和出土文物可以断定,秦人早期都邑西犬丘、西垂宫及西县的具体方位大致就在大堡子山以东附近的永兴、长道一带。秦人具有熟练的青铜器、金器冶炼制作技术,表明他们的生产力水平已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不亚于东方其他先进族群。
1998 年,位于大堡子山秦公墓东南方约三公里处的圆顶山上又发现了秦贵族夫妇的合葬墓。专家认为,这座墓不但为大堡子山古墓是秦公墓提供了有力佐证,其类似的墓葬形制和地理特征也说明,礼县一带就是秦 " 西犬丘 " 所在地。
2000 年,全国首届 " 秦人西垂文化研讨会 " 在礼县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博物馆、陕西博物馆、秦兵马俑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大地湾博物馆等单位的 30 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研讨秦先祖、秦人西垂文化发掘、利用、保护等问题。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甘肃礼县就是陕西秦陵兵马俑的故乡。
想当年,秦先祖们依托陇南,称雄于东方,走向了世界;现如今,骨子里充满秦人遗风的陇南儿女,正以更加豪迈的精神风貌,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作者为省政协住澳门委员 , 文中采用了有关官方和个人的资料,在此鸣谢)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 | 甘肃政协发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