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2-01-26
观点1+1丨治理校外培训莫“按下葫芦浮起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双减 " 政策下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虽然学科类培训有了 " 紧箍咒 ",但一些非学科类培训却趁机享受扩张、涨价 " 盛宴 "" 双减 " 后首个寒假到来,部分非学科类培训涨价明显,让不少家长苦恼,也引发了公众关注。(新京报)

" 双减 " 意在减去学生不合理的负担和压力,让孩子有更多时间提升综合素养。在这种情形下,非学科类培训需求有所增长在所难免,但是如果任其涨价,无疑会加重家长经济负担并影响学生的选择,侵蚀 " 双减 " 成果。

需求之下,监管也要及时跟上。随着体育、美育在学生考核中的占比加重,如何监管非学科类培训的收费及规范等问题,已经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因此,相关部门应将非学科类培训纳入规范管理,推行常态化的管理方式,关注机构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时收费价格,对恶意涨价的机构理应依法严肃处理。

说到底," 双减 " 是让孩子们回归生活,获得多元成长,并不只是从学科培训班转到兴趣培训班。假期里,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空间主体与社区等社会组织也要积极开展实践类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寒假。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编辑 黄国梁 审核 王天姿】

相关标签

培训 培训班 博物馆 教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