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26
深晚报道丨又一文化生活地标!华侨城老电厂“变身”O·POWER文化艺术中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以文旅景区、高尚住宅、商业中心、创意文化园等项目闻名的深圳华侨城片区里,有一座几乎被人遗忘的老发电厂,如今即将迎来新的使命与复兴——始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的华中电厂,由华侨城改造成为 O · POWER 文化艺术中心,近日正式发布,有望成为深圳又一文化生活地标。

▲ O · POWER 文化艺术中心主建筑

老旧厂房焕新,以艺术文化赋能。近日举行的 O · POWER 文化艺术中心品牌发布会,以 " 热电新生 " 为主题,在回溯其前身华中电厂历史的同时,也揭晓了 O · POWER 文化艺术中心的新貌,并在新建成的剧场空间举行了内部试演。未来,这个集舞台艺术、休闲商业、社区游乐于一体的复合型园区,将不断生发文化能量,打造 " 艺文生活聚能场 ",为深圳带来更多元的艺文生活方式及体验。

▲ O · POWER 文化艺术中心品牌发布会

从工业 " 发电 " 到人文 " 供能 "

老电厂原址复兴迎 " 热电新生 "

深圳华侨城东北部作为工业区的历史由来已久,自上世纪 80 年代起便几乎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同频发展。而自华侨城集团将其东部工业区分阶段改造成创意文化园后,总部城区内因区域转型而遗留的旧工业厂房已为数不多,坐落于城区北侧、毗邻侨香路的华中电厂是其中之一。

" 它在经济特区建设的用电需求下应运而生,在城市发展变革中成为历史。" 华侨城股份公司副总裁倪明涛在发布会致辞中表示,华中电厂承载着华侨城片区乃至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时代印记。

在不少老华侨城人的心目中,华中电厂确实是一段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上世纪 80 年代末,正逢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用电需求大,电力供应不足,每周面临 " 停三开四 " 的窘况。为保障用电,华侨城建设指挥部决定建设自备燃油发电厂。华中电厂建成后,多组发电机组陆续投产,极大地缓解了华侨城片区的供电压力,逐步实现供应整个华侨城片区,占华侨城电网总用电的 70% ——从此,华侨城社区免受动辄停电之苦。

2006 年,因产业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已完成历史使命的华中电厂停止运行,成为一处工业遗存。2021 年,这座曾经以电能点亮城市的厂区终于迎来蜕变——华侨城对华中电厂启动改造,在保留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打造 O · POWER 文化艺术中心,期望以艺文聚合体的新面貌继续为华侨城片区赋能,点亮城市文化生活之光。

▲ O · POWER 重现了昔日电厂的生产口号

原华中电厂厂长潘耿洲,几乎半辈子都投身电厂事业,是其自建厂到停产全过程的亲历者," 在电厂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觉得电厂是一块宝地。" 潘厂长认为,电厂的改造要保留历史,还要有社会效益," 改造升级之后,希望它能延续这种‘福气’,给大家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在 " 保留 " 中 " 改造 "

新旧交融传递人文温度

走进 O · POWER 文化艺术中心,仍能觅得昔日电厂的痕迹——三个被漆成标志性蓝色的老重油储存罐(简称 " 油罐 ")矗立在草坪上,成为园区内最为吸睛的景观;不远处的厂房主建筑换上了明亮的玻璃墙体 " 新装 ",穿越数十年的老灯柱仍然陪伴在旁;横跨中轴线的管道上,重现了电厂昔日的生产口号 " 团结 · 负责 · 安全 · 高效 "…… 在华侨城尊重建筑肌理的改造理念下,电厂原有的主建筑、重油储存罐体及部分管道都得到保留,呈现一幅新旧景观有机交融、和谐共生的景象。

" 这里标志性的油罐原本都是古铜锈色,当提出用蓝色的时候,我们自己都感觉特别大胆。" 参与项目的景观设计师李中伟表示,这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从景观建筑到品牌 LOGO,项目都大胆选用了蓝色作为主色调,以 " 深圳蓝 " 呼应这座城市明净的天空与锐意进取的精神。

建筑改造方面,尽量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实体结构与细微痕迹,加入新的钢结构和玻璃等材料,相互交融,形成一种 " 新 " 与 " 旧 " 的对话关系。建筑改造的介入,更像是城市变迁的见证者和观察者,负责建筑改造设计的建筑师肖诚表示:" 我们希望通过建筑将整个园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在一起,用建筑讲述一个故事。"

这样的人文温度还体现在 VI 系统设计中。O · POWER 的 LOGO 强调了 "WE(我们)" 的存在," 当年电厂有许多工人留下的生活痕迹,而如今的 O · POWER 作为一座城市文化综合体,会有新的生产者在这里留下新的生活痕迹,这种重叠在人类文明世代累积的过程中不断发生,非常有感染力和温度。"VI 系统设计负责人车良认为," 以人为本,传递能量,应是从电厂到 O · POWER 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涵 "。

由 " 厂 " 蜕变为 " 场 "

艺文综合体探索创新生态

在刚过去的 2021 年 12 月,深圳发布了《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 " 十四五 " 规划》,强调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打造 " 绿色繁荣、城美人和 " 的美丽深圳。作为特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华侨城自建城始便坚持 " 在花园中建城市 " 的理念,如今已呈现 " 在生态中见生活 " 的图景。放眼总部城区,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的运营,生态广场的打造,以及将东部工业区旧厂房改造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探索等,均展现了华侨城在自然生态、人居生态、产业生态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如今,在华中电厂旧址上新生的 O · POWER 文化艺术中心,不仅是与周边环境、社区居民的一次重新联结,亦是一次富有华侨城特色的片区自我更新。

据悉,O · POWER 文化艺术中心将于今年内面向公众正式开园,届时将以舞台艺术、休闲娱乐、跨界商业为主要特色,打造一个能够同时满足亲子游乐、社交生活和精神需求的 " 艺文生活聚能场 " ——由 " 厂 " 到 " 场 ",在这片昔日的能量热土之上,完成蜕变的 O · POWER 将作为更具活力的文化艺术综合体,助力粤港澳大湾区 " 十四五 " 文化建设,在精神文化层面 " 点亮 " 城市生活,续写城市发展内生性的变革之路。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