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1-28
港澳委员看甘肃丨陈文端(香港):中国人自建的首个公园竟然在这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西汉酒泉胜迹位于酒泉城区,占地 27 万平方米,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汉式园林,迄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建有酒泉胜迹、月洞金珠、西汉胜境、祁连澄波、烟云深处、曲苑餐秀、花月双清、芦伴晚舟八大景区。园内古树名木、参天蔽日,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素有 " 塞外江南 "" 瀚海明珠 " 之美誉。如今,这里已被国家旅游局(今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 4A 级旅游景区。

公园前 121 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获全胜,武帝赐御酒以赏,霍去病以功在全军,人多酒少,遂倾酒入泉,与将士取而共饮," 酒泉 " 的美名传承至今。古酒泉流淌至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它是汉王朝凿空西域、开疆扩土的历史见证,也是酒泉地方文化的核心和载体。如今,园林式建筑、牌楼历经修葺,保存完好。园内有清代的 " 西汉酒泉胜迹 " 和 " 汉酒泉古郡 " 石碑,以及左宗棠手书 " 大地醍醐 " 匾额,是游客酒泉之行的必游之地。

来到西汉酒泉胜迹,进入汉风十足的大门,巍峨耸立的神明楼分列两侧,神明桥连接东西二楼。这两座高台式建筑虽然是清代遗存,但积土为坛,坛庙合一的建筑手法却是秦汉时期向往神灵的特有风貌,其格局功用取自西汉长安四大名宫——建章宫内的 " 神明台 "。神明桥则是焚香祈福之桥。其主体以汉风格的台、阙式建筑为特征,豪放朴拙,大气磅礴,确有鲜明的汉风神韵。

通过神明桥,穿过汉代风格的大木檩长廊,尽头有一个花岗岩雕成的大酒樽。酒樽正面镌刻着李白的《月下独酌》诗句 :"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在肃州民间还流传着李白来酒泉的传说。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也把酒泉比喻成饮中八仙所向往的地方。

绕过嵌诗酒樽,便来到左宗棠修造的月洞门前,门上有左宗棠题写的楹联和匾额,其联为 :" 甘或如醴,澹或如水 ; 有则学佛,无则学仙。" 其匾额是 " 饮之令人寿 "。穿过月洞门," 古酒泉 "、霍去病西征大型群雕、左公柳、泉湖等景观一一展现在眼前。泉眼冬季不冻,夏日清凉可口,宜于饮用。绕过泉边,沿曲径往前走,一座座假山环绕着一个明洁如镜的湖泊。一座高大的石拱桥,把湖面一分为二。湖面上有九曲桥、假山等景致。到了冬天,湖面结冰、这里又成了很好的滑冰场。

霍去病征匈奴、河西大捷,得到武帝褒奖的史实,在 " 古酒泉 " 北侧的大型雕塑得到了充分体现。群雕分 " 出征 "" 鏖战 "" 庆功 " 三组场景,真实且艺术地再现了霍去病河西大捷的历史功绩和酒泉的来历。

清代名臣左宗棠,自公元 1866 年 ( 清同治五年 ) 调任陕甘总督,至公元 1881 年 ( 清光绪七年 ) 擢升军机大臣,十余年在西北 ( 主要在甘肃 ) 战功显赫,很受朝廷尊崇。在此期间,他除在军事上取得显著战绩外,在开发河西方面,也有不少建树。左宗棠第一次来到肃州,看到城内市场繁荣,商业发达,但气候干燥,尘沙飞扬,他不顾鞍马劳顿,就号令军民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于是,肃州城内四大街统统种上了翠杨嫩柳,城西沿讨赖河开辟了防沙林地,使这座古城充满了生机,焕发了新颜。至今,西汉酒泉胜迹内保存的 " 左公柳 ",就是左公亲手栽种的遗存。

《中国近代园林史》认为,西汉酒泉胜迹不同于远离居住地的自然名胜风景区,且不属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等,是专门为老百姓和士人享用的场所,其设施具备了游、憩、赏、文等中国传统园林特色,建设资金来自公款和官员捐赠的俸禄,是中国人自建的首个公园。多少年以来,西汉酒泉胜迹以其江南水乡的情调,画境诗韵般的美丽,吸引着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谁说春风不度玉门关?且看泉湖胜景赛江南 "。

时至今日,西汉酒泉胜迹已成为广大游客的旅游打卡地。每逢节假日,景区内游人如织,尽享汉风古韵。走在景区内,或听泉水叮咚,看潺潺流水;或行走湖边,赏垂柳依依,听鸟雀啁啾;或泛舟湖上,看碧波荡漾,令人仿佛置身江南。外地朋友来酒泉,这里是首选的旅游胜地。

(作者为甘肃省政协住香港委员 , 文中采用了有关官方和个人的资料,在此鸣谢)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甘肃政协发布

相关标签

李白 酒泉 西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