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出发去执勤了,等我们回来,春节后见!" 春节前的一天晚上,深圳湾边检站民警宿舍区人影绰绰,新贴的春联和高挂的灯笼洋溢着喜气,节味儿越来越浓。略显不搭的是藏蓝的警服,民警们列队整齐,踏上了前往集中隔离点的班车,接下来他们将在隔离点开展横跨整个春节的闭环管理特殊勤务。
自 2021 年 6 月 26 日起,深圳湾边检站对入境高风险岗位实施闭环管理特殊勤务,参与人员需度过连续 21 天的 " 闭关 " 式工作生活,包含连续 7 天的全封闭执勤、连续 7 天的集中隔离观察和连续 7 天的居家监测。
类似的场景,在深圳湾边检站内时有发生。近两年,深圳湾口岸作为深港间唯一开放旅检业务的陆路口岸,成为深港间人流物流的 " 大动脉 "。随着春节临近,为了能够赶在除夕前完成两地的隔离要求,顺利与家人团聚过年,许多旅客选择提前返深返港。连日来,深圳湾口岸客流量有所攀升,总体平缓有序。
舍小家 " 点亮 " 万家灯火
" 老人家,最近有没有出过国?有没有去过高风险地区?" 在深圳湾口岸旅检大厅现场,身着全套防护装备的执勤民警刘茜薇正在协助一名 70 多岁的返深老人填写境外旅居相关信息。办理完入境手续后,刘茜薇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搀扶着老人,一路护送至口岸转运分流点。老人需要在这里进行健康观测流程。道别老人后,刘茜薇转身返回大厅,又投入了紧张的执勤工作。
这是每个班次数十次 " 护送 " 行动的画面之一。在筑牢疫情防线的同时,深圳湾边检站推出 " 首接负责制 ",暖心解决旅客通关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险等问题,用人文关怀让广大旅客感受 " 湾区国门温度 "。
" 老人、小孩、孕妇,或者其他有特殊情况的旅客,能帮的我们都会尽力帮助 " 刘茜薇说," 团圆是春节永恒的主题,疫情发生后许多人长期与家人分隔两地,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团聚,我们当然该尽力帮助他们尽早见面。" 身为 95 后,今年是她参加工作的第 4 年,虽然年限不长,但她已经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收到组建春节期间特殊勤务队的通知,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在万家团圆时刻,等待她的则是连续 7 天 " 两点一线 " 勤务模式。" 春节我们也有新衣服!" 她指着新掏出的防护服笑着说。
虽然是主动请缨,但提起家人时这个小女孩还是难掩柔软:" 妈妈知道我爱吃辣,收到她从四川老家寄来的麻辣小火锅时,我就掉眼泪了。"
边检老黄牛最后一个春节在岗
与旅检大厅平缓的客流不同,近日来深圳湾口岸跨境货车查验场地车流日益密集,边检民警穿梭在发动机的轰鸣中,认真细致地查验着通道前的每一辆货车。
" 年前多跑几趟,多挣点回家过年!" 跨境货车司机张师傅笑着告诉深晚记者。春节前夕,深港间物流来往持日渐紧密。据深圳湾边检站统计,近期,深圳湾口岸货车查验量日均可达 1 万辆次。
对此,为有效应对节前车流高峰,深圳湾边检站不断优化勤务方案,动态调整警力部署,根据现场车流情况及时加开通道,快速疏导引导车辆安全有序通关。此外,深圳湾边检站在重点查验岗位设置了 " 双核查 " 模式,强化夜间地面巡查处突力量,严厉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切实铸牢国门安全、疫情防控 " 双保险 "。
车流不断,民警们的身影也穿梭不停。今年 60 岁的货检执勤民警黄祖建即将退休,今年春节将是他岗位上值守的最后一个春节,从查车岗位下来后,他顺手掏出一粒硝酸甘油含进了嘴里。硝酸甘油是心脏病患者的急救药,看起来爬上爬下动作矫健的黄祖建,其实心脏的一条血管在之前已经出了问题,医生要求他必须长期把 " 救命药 " 备在身上。即便如此,军人出身的他从不谈困难,各项任务丝毫不打折扣。
今年春节,黄祖建本可以享受休假回家过年的 " 老同志待遇 ",但他选择了坚守在岗位上,用他自己的话说:" 工作的这 40 年里,已经不记得多少个春节在岗位上度过,这是我在岗的最后一个春节,意义很深,在万家团聚的日子里站在自己忠爱的岗位守护平安、守护团圆,与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春节相呼应,为我的从军从警生涯划上圆满句号。"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郑增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