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1-28
春运背后的安全卫士:海拔3100米的隧道打冰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大家都注意脚底下,别被轨枕和电缆盒绊倒了,这几天降温,冰柱子又多了,要重点对隧道拱腰及以下部位进行细致检查,结冰位置要及时清理 ……"。1 月 25 日,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嘉峪关工务段敦煌桥隧车间主任周尚贵带领职工在当金山隧道中,一边检查隧道状况一边向大家提示安全注意事项和作业要领。今天,他们要完成 3 公里的隧道打冰任务。

当金山隧道位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的阿尔金山与祁连山交界处,全长 20.1 公里,平均海拔 3100 米,是敦煌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里冬夏季温差大,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水资源丰富,然而丰富的水资源却成为隧道的隐患。由于冬季最低气温降到零下 20 摄氏度以下,特别是春运期间尤为寒冷,渗漏的地下水在隧道拱腰及以下部位容易冻结冰柱和冰锥,如果清理不及时,会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为了确保春运期间列车运行安全,敦煌桥隧车间组织敦煌和阿克塞两个桥隧检查工区人员,采取动态添乘机车和人工徒步检查的办法,加大隧道检查频次,定期开展除冰作业。工长蔡生玉说:" 当金山由于海拔高,平时气温就比周边地区低 3 到 4 摄氏度,一到冬季更加寒冷,每次作业经过隧道口的时候,强风能把人的眼泪刮下来,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们每隔两天就要进行一次打冰作业。"

早上 9 点 05 分,打冰作业开始。刚刚进入隧道不久,周尚贵和工友们就借助头灯灯光,发现了一处近 2.5 米高,0.6 米宽,0.2 米厚的冰柱。大家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铁锹、洋镐、除冰铲、编织袋等工具开始清理冰柱。" 啪、啪、啪 ",随着大家手中洋镐和除冰铲一次次的挥动敲击,冰块应声落下。职工李子杰一边打冰一边说," 我们隧道打冰作业都是申请‘天窗’,每次作业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仅要把隧道壁上的积冰除掉,还要将打下来的碎冰块装进编织袋背出隧道,大家每时每刻都在紧张忙碌着,不敢松一口气。"

" 打冰工作看似轻松,实则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隧道里光线昏暗,给作业造成不便,我们要用洋镐反复敲击几十次,才能处理干净一处冰柱,如果掌握不好着力点,不但容易砸伤隧道壁,还可能伤到自己,所以我们都是轮换着打。" 职工王庆安说。趁着王庆安说话的功夫,其他职工抓紧清理着掉落在线路旁边的冰块,用皮筐、编织袋把碎冰装好,等到作业结束后再背出隧道。

洋镐与冰块碰撞的响声顺着隧道越传越远,飞溅的碎冰在灯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晶莹绚丽的色彩,打在职工的脸上和身上,交织成一幅火热的除冰画面。此时,距离作业开始已经过去 1 个多小时,大家的衣领都硬邦邦地直立着,原来在大家厚厚的棉袄里面早已是汗流浃背,渗透到衣领的汗水被冻得僵硬,睫毛上也挂上了白色的冰霜。

中午 11 点,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13 处打冰任务顺利完成。回到汽车上,大家拿起保温杯畅快地喝了几口水,脱下帽子,个个头上冒着白色的汗气,周尚贵打趣地说道:" 看来大家都是练过功夫的高人啊!"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汽车缓缓驶出了当金山。

春运开始以来,敦煌桥隧车间职工先后出动打冰 8 次,清理冰块达 10 余方,为敦煌铁路春运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虽然辛苦,但确保春运安全,为旅客带来平稳舒适的乘车体验,是我们隧道打冰人永远不变的初心,我们还要一直坚持下去。" 周尚贵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通讯员 刘勃 张杰辉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敦煌 甘肃省 兰州 中国铁路 嘉峪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