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30
深晚报道 | 再续辉煌!深圳交出“七五”普法五年答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指出,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七五 " 普法以来,深圳完善普法机制,打造普法平台,培塑普法品牌,为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2017 年 1 月 5 日,深圳市委 6 届 63 次常委会议原则通过深圳市 " 七五 " 普法规划。1 月 25 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发文。

坚持学习宪法和民法典,发挥法治宣传先导性作用

学习宣传宪法和民法典是 " 七五 " 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深圳市首先抓住 " 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宪法和民法典,带动全社会学法热潮。

为推动宪法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使文本上的宪法 " 活起来 "" 落下去 ",深圳市连续开展 " 宪法进酒店 "、" 新深圳人 " 向宪法宣誓等 " 宪法进万家 " 系列宣传活动,在 "12 · 4" 国家宪法日期间,深圳首艘以宪法为主题的 " 宪法号 " 邮轮在盐田金色海岸启航,深圳首列 " 宪法宣传专列 " 在地铁二号线开启。2018 年,深圳宪法宣传实现 " 海陆空地 " 出行载体全覆盖。2019 年,深圳市举办广东省法治文化节法治文艺优秀作品展演活动。

为了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深圳市普法办组建了由 66 名讲师组成的 " 民法典宣讲团 ",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任总顾问并讲授第一课,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任团长。66 名讲师寓意民法典立法历经 66 载春秋,共开展 1260 场民法典宣讲活动。

另一方面,深圳市普法办还安排两场民法典宣传灯光秀,点亮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等五座城市地标。此外,深圳市普法办还举行 " 把民法典请回家 " 活动,通过具有一定仪式感的活动,将 12.6 万本民法典送进千家万户。

坚持 " 谁执法谁普法 ",强化社会化公益普法

深圳市认真落实 " 谁执法谁普法 " 普法责任制,使普法工作由主管部门的 " 独唱 " 变成各部门的 " 合唱 "。2018 年 1 月 23 日,深圳市政府六届 107 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深圳市 " 谁执法谁普法 " 实施意见。

深圳市普法办组织开展 " 谁执法谁普法 " 履职报告评议活动。2019 年对深圳市中级法院、深圳市检察院、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 5 个单位进行评议,2020 年对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深圳地铁集团 5 个单位进行评议。

经过长期实践,深圳普法工作者认识到,良好的法治实践是最生动、最直观、最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是对公民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最好方式。近年来,全市涌现出城管 " 律师驻队 "、" 互联网 + 交警 + 执法直播 "、食药局 " 星期三查餐厅 " 等经验做法。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升,单一的政府主导型的普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民对于普法的需求。经研究,深圳市推动普法教育从政府主导型普法向社会化普法转变:一是加强普法志愿队伍建设。深圳是 " 志愿者之城 ",普法讲师团、志愿者是开展普法工作的重要力量。二是针对深圳社会组织发展较快、运作较为成熟的特点,实施公民法律素质提升资助计划,使资助计划成为调动社会力量、吸取民智的重要普法平台。

坚持 " 法律四进 ",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法律进机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式、考核式学法。普法重在抓住 " 关键少数 "。2017 年,深圳市出台《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做好制度设计。

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2020 年 7 月,组织各单位近 40 名局级领导干部在行政审判中心旁听案件庭审,有效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法治思维能力。

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各类法律考试。从 2014 年开始,深圳市对新提任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面实行任职法律考试,截至 2019 年底累计组织 4529 名新提任局处级干部参加考试。

法律进学校。青少年学生体验式、社会化学法。" 七五 " 普法期间,深圳市开展了万场 " 宪法宣传进校园 " 活动。活动已在全市 728 所学校开展,覆盖率达到 100%,直接授课学生数 51.62 万人。

法律进企业。来深建设者需求式、网络化学法。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市人力资源局举办 " 劳动保障法律大讲堂 ",邀请专家、学者为广大企业及劳动者讲授劳动用工、维权、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2016 至 2020 年期间共举办 20 场共计 8000 余人次培训。

法律进社区。社区居民便利式、菜单式学法。全市 683 个社区实现了 " 一社区一法律顾问 " 的全覆盖,2019 年社区法律顾问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 5.06 万次,法治宣传 5658 次,出具法律意见书 2385 份。

创新普法方法方式,法治宣传取得新成效

整合升级公益普法阵地。近年来,深圳市普法阵地屡获殊荣,如深圳民法公园被评为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宪法公园获评省 " 十佳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南山安全教育体验馆获评第二批 " 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罗湖区税务局获评 " 全国税务系统法治示范基地 ",大鹏新区打造全省首个生态法治公园——葵涌生态法治公园。

重点打造普法电视栏目,目前已播出 90 多期,2019 年平均收视 2.35,平均市场份额 12.11%,占据同时段收视绝对第一位置,每期选题都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

打造普法产品,提高普法渗透力。一把普法伞告诉市民 " 法律是您的保护伞 ",一瓶普法水宣导 " 乡音不同,说‘法’一样 ",一本民法字帖 " 让市民朋友在练书法时学民法,学民法时练书法 "。

制作投放法治公益广告,在公交候车亭、大型立柱、LED 灯箱、地铁灯箱、移动视讯、公交车身、地铁手拉环以及电梯等公共场所投放了大量的公益广告。

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以项目化方式推动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在各部门、各区进行试点,再向全市推广经验。据统计共有 16 个部门(区)向深圳市普法办提交了 59 个试点项目。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深圳的 " 七五 " 普法工作呈现出锐意创新、不断发展、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全市 7 个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1 个社区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66 家企业获评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13 个公园获评省法治文化主题公园,7 个基地获评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特别是 2020 年,深圳市获得广东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网上量化评估全省第一名,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省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的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充分发挥了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深圳的普法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需要更好落实 " 精准普法 " 和 " 谁执法谁普法 " 责任制、更好提升普法工作效果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予以解决。下一步将继续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深圳市普法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法治城市示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司新宣

相关标签

海陆 深圳 民法典 地铁 中国人民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