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 文 / 摄
目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的史诗电影《跨过鸭绿江》,正在各大影院热映。这部电影中最重要的几个战争场面——长津湖、上甘岭、松骨峰全是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柴河林区拍摄的,近千名的中外群演,在这里经历了从深秋到严寒的 100 多天,演职人员们一边拍摄一边学习志愿军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从哈尔滨市走出的戈滨担任电影《跨过鸭绿江》的执行导演,拍摄完成后,他创作的讴歌志愿军的诗篇还发表在了国家级报刊杂志上。
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 " 全景式、史诗性 " 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电影素材取自中央一套首播的同名电视剧《跨过鸭绿江》。
电影《跨过鸭绿江》将四十集的电视剧浓缩为 154 分钟的电影,首次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进行讲述,展现了中央领导的战略思维、志愿军将领的战场谋略、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中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2021 年 8 月 20 日,戈滨抵达牡丹江,开启了 100 多天的工作。在接受 ZAKER 哈尔滨记者采访时戈滨透露,他每天天不亮就进现场半夜才收工。此外,还要辅导演员表演。
戈滨坦言,最难的是与外籍演员沟通," 他们大多是非专业演员,还要克服语言关,基本每次讲戏都是连比划带动作。" 戈滨说,他在拍摄长津湖这场戏时一直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 现场有很多外籍演员。拍摄几天后,我发现他们看见导演都绕着走,还指着自己直说‘我不是美国人’,可能是入戏太深了。"
据戈滨介绍,导演要求所有演员尽可能再现那段历史、还原那段历史。" 我们不敢去‘演’,而是尽可能再现当年的这些英雄。为了拍摄效果,可能需要群众演员爬冰卧雪好几个小时,你想得多冷 …… 我记得在拍摄长津湖戏份的时候,有好几个群演真的冻睡着了,我挨个招呼他们起来,就怕冻坏了。"
戈滨说,像拍摄黄继光、邱少云牺牲时,虽然只有几个画面,但追求让观众们感受到黄继光的视死如归,邱少云忍耐燃烧的痛苦,拍出他们捐躯为国的牺牲精神。" 一部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品一定是大家的努力、集体的智慧完成的。"
日前,网上流传一段所谓美军战地记者拍摄的美军向志愿军冰雕遗体致敬的纪录片视频,戈滨说,网上视频根本不是当时美军战地记者拍的,而是《跨过鸭绿江》在牡丹江拍摄的一组镜头。
而在拍摄上甘岭、松骨峰战斗画面时戈滨感触颇深。" 松骨峰战斗就是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述的那场最惨烈的战斗。剧组的演员们爬冰卧雪,缅怀那些为祖国而战、为人民而战的先辈们,向他们致敬!"
戈滨透露,电影《跨过鸭绿江》中大量道具以及布景都留在了海林,未来,当地或将据此建设《跨过鸭绿江》影视博物馆。
编辑 申志远
值班主编 张跃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