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索契冬奥会,女子速度滑冰 1000 米决赛,张虹以 1 分 14 秒 02 夺冠,为中国赢得第一枚速度滑冰奥运金牌。
" 冰上彩虹 " 张虹的名字一瞬间传遍大江南北。
然而,2008 年的张虹,还是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1 米 74 的身高让她在竞速时占有步幅大的优势,她决定转项。
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看似差不多,但有许多精雕细刻的不同之处——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又称大道滑冰和速滑,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
1980 年,短道速滑定为每圈 111.12 米,并一直作为标准沿用至今。速度滑冰赛道又称 " 大道 ",赛场为标准的 400 米跑道。
速度滑冰以竞速为目的,类似于冰面上的赛跑,运动员每两个一组参赛,各从其道,内外交叉换道时不可以干扰对方,最终以成绩排定名次;短道速滑则可以多人参战,在疾驰中辅以战术和配合,同组中谁先到达谁获胜。
从短道速滑转练速度滑冰的选手很多,但能练成的很少。在教练组的帮助下,转项的张虹练就了平和的心态,得以越滑越顺,越走越远。
索契冬奥会前,教练组已经从日常训练的秒表里看到张虹的夺金实力,但为了排除干扰,他们将这些信息 " 作为最核心机密一直保留 ",最终张虹作为黑马顺利冲到了最前面。
2018 年,30 岁的张虹以运动员身份参加了平昌冬奥会,备受膝伤困扰的她拼尽全力也无法再现辉煌。但奥委会主席巴赫的提名,让张虹进入了一条新赛道,她成为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成员。
为了能够更好地代表中国、代表运动员履职,刚卸下冰鞋的她又开始全速追赶。
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如何办好家门口的奥运会,各方面都拿出了智慧和对策。作为一个曾经站在冰场上、分秒必争地与时间赛跑的速滑奥运冠军,张虹考虑得非常具体,她的提议集中在交通和冰面质量上——以最快的速度将运动员送往赛场,创造质量最优的冰面以利于打破和创造世界纪录。
" 冰面速度快不快,牵扯到冰面的温度、室内的温度、冰的薄厚度和水的质量、纯净度。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运动员滑行的速度。" 国家速滑馆被称为 " 冰丝带 ",采用了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 1.2 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
张虹期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这个为他们精心打造的赛场上创造佳绩。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