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特派记者 王坤 张堃雷 文 / 摄
2 月 7 日晚,中国队任子威和李文龙、匈牙利的刘少昂,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 1000 米比赛后,出席了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是,在北京冬奥会每天的赛后发布会,哈报融媒特派团队记者都要提前用官方注册的记者证现场换取同声传译机,再进入现场。这次发布会,别说同声传译机没用上,记者干脆在现场当着世界各地媒体的面儿,直接用东北话跟冠、亚、季军唠上了。考验同声传译人员的时刻到了 ……
可能是因为体力消耗,也可能是因为此前在混采区哭得有点凶,任子威刚坐下,就豪饮了半瓶水。他戴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特别斯文,回答问题时习惯眯起小眼睛,但东北爷们儿的性子是真的直——真要认真说起话来,言简意赅,拒绝煽情,拒绝矫情。比如,有记者问他 " 此刻最想对小时候的自己说些什么?",媒体记者本来期待一个特别有仪式感的回答,结果他说:" 对自己?没啥可说的,小孩儿也不记事,9 岁小孩能想啥?" 比如有记者问他没写作业被导师踢出群的事,他说:"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你们觉得是个梗,但我现在就是专心训练。"
其他两位 " 东北人 " 也操着浓重的东北话,为原本严肃的发布会现场造成喜感。当被问及拿银牌的感受时,辽宁籍的李文龙一口辽宁话:" 属实没想到,感谢这个团队。" 从小在吉林训练的匈牙利选手刘少昂说:" 挺高兴的,决赛时候,5 个人名字都像中国人的名儿,滑得还是贼累。"
尽管东北话带着天然的喜感,人送外号 " 梗直 boy" 任子威,当见到哈报特派团队记者现场提问,他摘了一下口罩、点了一下头,随后戴上口罩,特别认真听家乡媒体提问。哈报记者问:获得上一枚男女混合 2000 米接力金牌后,你曾说北京冬奥会这 4 年是你人生中最艰难的 4 年,你都经历了什么?他十分动情地说:"4 年来,这个团队出现了很多变化,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适应,我也在挑战自我。每一届短道速滑,永远都会有人站出来,每一届冬奥会,我们都是中国冰雪的‘冰上尖刀’,中国短道速滑永远不会让大家失望。今天我拼到第二金,我觉得不是我个人的金牌,我们三个人代表团队的力量拼到最后,所以它还是团队的金牌。接下来的比赛,我们还会每一项全力去拼,拼到哪是哪!"
任子威获得首金时,他远在家乡的军人父亲曾说:" 我的心中有祖国,我的儿子心中有祖国。" 对于父亲,任子威目前 " 没有更多想说的 "。他说:" 比赛还没有结束,我跟我自己爸妈有啥可说的?(笑)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可能不练短道,我就去当兵了。现在,我觉得运动体育就是和平年代的战争,我现在就是在战斗。部队大院的成长经历,让我更爱我的祖国,而我能为祖国献出的最大力,就是多拿金牌!"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