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 记者 纪天伟
新时代 " 四有 " 好老师
哈尔滨市道外区第一 0 八中学校教师|吴英姬
吴英姬,朝鲜族,1988 年参加工作,正高级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科研先进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哈尔滨市一级功勋教师、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优秀班主任标兵等。多次承担过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独著有《初中英语写作指导》等,是国培优秀辅导专家。
吴英姬是哈尔滨市第 108 中学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现担任八年级班主任兼英语任课教师。躬耕于乡村教育 33 余载,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日复一日的实践和磨砺中已凝结成两个字——热爱。因为热爱,才感幸福;因为热爱,才会无悔;因为热爱,才乐坚守。
哈 108 中学地处道外郊区,是一所初级乡村中学,规模不大,现在学生共 300 人左右。学生家长大都初中毕业,以务农为主,对孩子的教育也不重视,家长认为学不学习都是孩子的宿命,总之,在这里当老师难上加难。
多年来,她同时担当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由于现在的家离学校远,无论冬夏每天清晨要 5 点 30 分下楼,冬日里还要战胜天没亮的恐惧,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中间倒两次车,一路颠簸,当路边的 " 办证 " 小广告变成 "| 打井 " 二字时 , 就到达了她工作的乐园——哈 108 中学。
她经历了班主任费从 1988 年上班到 2015 年的一直是 14 元钱,真的不够买一盒消炎药的钱,可她就是喜欢做教师,用 33 年的执着坚守守望着她的教育初心,这就是她的一种教育情怀吧!她努力更砺初心,生活上知足,事业上不知足,知识上知不足。这是她的人生信条。相信她会坚持这个信条,一直走下去。
师者,德为范,爱为魂。作为两个班的班主任,她几乎每天都吃不上一顿完整的午餐。面对着班级里很多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了让他们的心不再孤独,她格外关注他们,多次进行家访,农忙时与家长一起田间劳作,足迹踏遍了周边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农村学生大多数没有自己单独的学习空间,在加上地域、生源等因素,教育质量长期堪忧。为解决这个矛盾,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她每天义务为没有条件在家里学习和住宿生辅导功课,这时她工作的常态。为了不给其他的教师增加负担,她独自坚守多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她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有计划的按村屯聚到学生家里,为他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记不清多少次,晚上陪学生回家,把工作延伸到家里;多少次清晨家访和学生促膝谈心,把他们从辍学的边缘拉回,让一颗颗麻木的心渐渐地温暖起来 ……
因为学校没有条件提供宿舍,她就和很多离家远的学生们一起租住在农家,她还经常为贫困的同学支付租金。冬季,寒风透过包着塑料布的窗户呼呼地吹进来,满是裂痕的墙壁上挂满了霜花。辅导完学生疲惫的她和孩子们虽然都想尽早入睡,但蚀骨的寒意使她根本无法入眠,早上起来桶里的水都冻成了冰坨;夏季,拥挤的屋子潮湿闷热,几乎令人窒息,还经常有虫子和老鼠出没。
现在的孩子们,大都脾气大于本事,缺少的正是这种 " 逆商 ",是吴老师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不只是等待暴风雨的过去,而是要学会在雨中起舞。
做教师的确很辛苦,但辛苦之中有一种他人体味不到的幸福,那就是做教师职业的快乐。她敢自豪的说,33 年来从未在社会上有偿补过一节课。持坚守白,不磷不缁。33 年执着坚守让她更深刻地领悟到 " 水的清澈,不是因为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
育以匠心
如果说一棵树把每一场风雨,每一缕阳光是以年轮的方式,铭刻在它的记忆里。那作为孩子们的引路人,她时刻思考着教师将在孩子的心灵里留下怎样的生命底色呢?
用爱哺育、用情耕耘。她的学生从困境走向成功,从茫然走向坚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小荷才露尖尖角,今后他们一定会飞得更高 ……
奇迹是努力的别名。多年来她的学生有的考入中国外交部;有的是香港大学的法律系研究生;有的成为上海交大的博士生,有的是浙大研究生;有的已成为年青的航天方面的专家;有的已经成为了家乡的致富带头人 ……
她的学生上至外交官,下至农民企业家,自信心和拼搏精神是她带给孩子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只要我们努力,村夜飘香照样涅槃凤凰!也让年轻教师感受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对乡村教育的坚定信念伴我一路风雨兼程,奉献着,幸福着 …… 在她的内心深处,升学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健康发展,才是她的教育梦。匠心育人——专注而执着。怀着匠心做教育,就会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与幸福。
" 教而无研,行而不远 "。她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在 " 双减 " 政策下,如何减负增效、如何进行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等已成为她科研的切入点。
作为英语特级教师,她坚信 : 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为明天服务。因此多年来她一直引领年轻教师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她丰富的教学实践,形成了 " 情境引趣,合作探究 " 的教学风格,并总结出 " 英语教学知识框架法 " 等教学策略,有效地弥补了农村学生小学英语基础薄弱的不足,解决了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的难题,走出了符合农村英语教学的创新之路。
面对几乎零起点的学生和非零起点的教材,她用四年时间完成七年的教学任务,每一届毕业班的成绩都是历史性突破。作为班主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总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 " 三激法 ",简单而具有时效性。她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全市进行交流和推广,得到一致好评,并总结出版了独著《初中英语写作指导》。
她还积极参与指导国家级、省市级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并顺利结题。曾参与编写了《师德的力量》、《校本研修专业引领的实践探索》等四本书籍,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
教育大厦的基石在农村。她有一个教育愿景:春光里,在田梗上与孩子一起把理想的风筝放飞;夏日里,带着孩子们在田间劳作学会感恩;更喜欢稻谷飘香的季节,教孩子们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雪花纷飞的日子,和孩子们一同领略家乡诗情画意的美景 ……
吴英姬老师从教 33 年来,她一直以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职业信仰,坚守在农村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赢得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她常说,她的 " 留下来 ", 能成就孩子们 " 走出去 " 的梦想,一切都是值得的。她用 " 舍小家顾大家 " 的大气之美," 执着坚守,创新进取 " 的人格之魅,凝聚出了无尽的正能量,在工作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教育风骨!
编辑 纪天伟
值班主编 杨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