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讯(融媒体记者 杨伟广)近日,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镇李白庄村民在取土时发现疑似古墓葬一处。经文物工作者抢救性发掘,初步判定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墓葬,出土了红陶人物俑、陶粮仓、陶井、青釉瓷碗及精美 " 五铢钱 " 和 " 常平五铢 " 铜钱等。
据悉,2022 年 1 月份,广平县南阳堡镇李白庄村一村民在坑中取土时意外发现疑似古墓葬一处。该墓葬位于李白庄村东北角一取土大坑内,为单墓道单室粗绳纹砖墓,近方形墓室。该墓南北长 6 米,墓室顶距地表约 5 米左右,顶部已坍塌破坏,室内被扰土填充,墓道顶部圈顶暴露。
当地文物部门经过数天紧张的抢救性发掘,发现珍贵文物多件。其中,出土的红陶人物俑形象栩栩如生,面貌饱满自然,服饰、发型符合北齐时代特征和风格。尤其是胡人武士骑马俑分外威武雄壮。根据痕迹辨别,当属彩陶。并还出土有陶粮仓、陶井、陶圈、陶鸡、陶羊、陶狗、青釉瓷碗、青釉豆足、白胎陶碗,精美 " 五铢钱 " 和 " 常平五铢 " 铜钱多枚。根据墓内出土文物特征和精美铜钱初步判定,此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墓葬。这次发现、发掘的南北朝时期北齐墓葬取得了丰富成果,在广平县历史上尚属首次。
据文物工作者介绍,广平县这次出土的骑马俑具有胡人特征,说明当时北齐竭力推行 " 胡化 " 政策已经深入到了 " 殡葬文化 " 领域,胡商足迹己远至广平地域,也说明当时社会民族大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激烈及厚葬之风盛行;同时,这次出土的白胎陶碗和青釉瓷碗更为弥足珍贵。这些出土的陶制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为研究北齐时期列人县地,研究陆上丝绸之路南延邺城以至广平地域,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非常难得的佐证资料。
另外,这次发现出土的 " 常平五铢 " 铜钱,铸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 553 年),铜钱呈外圆内方形,代表天圆地方,其直径 2.4 厘米,重 5 克。币面 " 常平五铢 " 为篆体(玉箸篆,又称玉筋篆)汉字。高洋称帝后,定年号为天保。天保四年铸币,高洋不以自己的年号命名,而是将其称为 " 常平五铢 ",是借用了当时国家囤积粮食的仓库 " 常平仓 " 之名,希望风调雨顺,寓平安常在之意。" 常平五铢 " 钱币书法工整精美,现在人取其吉祥偶意,作为护身符携带身边。这次出土器物中的陶粮仓,也充分证明了当时粮仓对生前和死后的人们是多么的重要。
据了解,2022 年初的这次关于李白庄北齐时期古墓发现、发掘工作,是广平县有史以来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填补了该县没有出土过这一时期陶俑的空白。这些珍品对于丰富广平县馆藏文物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目前,出土文物已移交邯郸市文物研究所进行全面清理和修复。此项工作完成后,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展出出土文物保护成果,展示广平县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以及广平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图为出土的部分文物。
编辑:力洪
责编:宁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