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2-09
弹奏好“融创共建”四部曲!杨家园社区深化驻守工作助力基层治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开展机关干部驻守社区以来,共有 50 名干部先后进入社区报到,其中市级干部 32 名区级干部 18 名。" 杨家园社区以 " 社邻共享 +" 工作理念为核心,结合老旧楼院多、老龄化趋势快 " 双老特点 ",积极培育小区楼院邻里长队伍,采取 " 居民 + 党员 "、" 业主 + 志愿者 " 方式,促进驻守干部融入基层治理。同时为强化其与社区的融合,探索推出 " 融创共建 " 模式,助力驻守干部参与基层治理。

据介绍,该社区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将 50 名驻守干部按居住区细化、纳入 15 个网格的 12 个小区楼院,集中开展 " 新春大走访 " 主题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家庭 30 余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 600 户,配合社区社工委完成一季度共建联席会," 家园好少年 " 博物馆探究冬令营等三个社工委项目。同时为让驻守干部深入了解社情实际,邀请社工机构讲师开展基层治理培训,通过推行 " 学习、融合、创新、服务 " 融创共建模式,深化驻守工作助力社区治理。

" 开展专业学习培训是更快融入、更好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途径。" 该社区党委书记杨静告诉记者,为让驻守干部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社区实际情况,社区邀请了社工委成员单位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甘肃简公益发展中心的督导老师,为驻守干部开展 " 驻守小课堂 ",重点围绕社情介绍和社会工作实务、社区自治赋能等多方面进行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了 4 期 8 节课程,让 50 名驻守干部快速熟悉社情,为今后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群众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为让驻守干部与社区更充分的融合,社区在开展 " 驻守小课堂 " 基础上,依托社工委资源库,充分链接现有资源,以项目化方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驻守干部参与项目策划和执行。在春节前,市区驻守干部积极策划、参与并高效完成了社区 " 新春大走访 "、" 新春吟诵会 "、" 家园好少年 " 冬令营等针对不同人群的活动项目;最近,又主动参与扫雪除冰行动,通过实战了解熟悉社情实际,让驻守工作走深走实。

做好基层社会治理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是不断发现问题想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治理模式的过程。对此,社区提出在驻守工作中要加强沟通交流,即每周五集中召开一次驻守工作总结会,通过交流座谈方式,让每位驻守干部谈驻守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驻守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社区治理工作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通过每周四次的总结和复盘,在回顾驻守工作的同时发现问题,为后续开展驻守工作做好服务打好基础。

学习、融合、创新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群众,社区结合驻守干部专长和居住区域,建立驻守干部资源清单、问题清单和项目清单,整合梳理各类符合社情实际的资源,依托社工委项目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让居民群众感受到 " 社工委 + 驻守干部 " 在身边在积极参与,以及他们为社区服务带来的高效体验。此外,将驻守干部中的退役军人编入 " 老兵雷锋班 ",以 " 驻守干部 + 退役军人 " 双重身份,在开展驻守工作的同时,做好为民服务,彰显军人风采。

杨静告诉记者,今后继续围绕融创共建模式,持续做好驻守干部服务,用好驻守干部优势资源。细化责任分工,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落细驻守干部包抓网格楼院的任务,重点做好居民楼院社情民意的收集、应急处突上报和政策法规宣传等,利用 " 业主 + 志愿者 " 双重身份,将社区治理触角向楼院楼栋延伸;完善驻守计划,按照融创共建四个步骤,为驻守干部量身定制培训、项目参与和服务等计划,让每位驻守干部都有事做,为社区治理上水平添活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培训 博物馆 甘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