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2-10
新春走基层丨春光里的“慢火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春意渐浓,暖阳下白雪渐渐消散。长征车站站台上,24 岁的刘乐踏上返程,开启新一年的奋斗,背包里是母亲做的馍馍,而带她驶向快节奏城市生活的,仍是那趟熟悉的绿皮 " 慢火车 "。

车厢里座椅整齐、过道明亮,乘务人员正帮助旅客安顿行李。刘乐格外享受火车上的惬意。刘乐十几岁第一次离乡,便是乘坐这趟列车。如今,她又随着车轮滚滚走向远方。

这是往返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西站与长征车站之间的 7515/16 次 " 慢火车 ",全程运行 94 公里,票价 6.5 元。在过去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趟大山中行驶的列车曾是沿线群众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

长征车站的车站值班员史小峰,对这条铁路、这列车更是有着别样的情感。二十世纪中叶,为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白宝支线(白银至宝积山)开工建设,史小峰的父亲史国瑞成为第一批建设者。

那个年代没有重型机械,只有铁锹、手推车、钢钎等简单工具,史国瑞和同事睡草席、住窑洞,用双手铺就了这条铁路。" 那时虽然辛苦,但很快乐,因为国家需要。"1972 年,随着长征车站建成通车,结束建设任务的史国瑞选择留下来,成为一名扳道工。

如今这趟火车已经在铁轨上来回往复了 50 载春秋,曾经在史国瑞眼里冒着蒸汽的 " 绿虫虫 " 早已换装上了内燃机车组,这趟列车的车次和区间也经历过数次调整,但驶向春天的旅途从未停止。史小峰也从父亲手中接过 " 接力棒 ",负责长征车站调度工作。

作为车站车辆调度工作的 "CPU",史小峰在值班的 12 个小时里,要时刻思考进路的排列、股道的运用、车辆的调度 …… 时代在快速发展,但 " 慢火车 " 的使命依然在薪火相传。

55 岁的高清海,家在白银市靖远县,这趟慢火车曾载着他外出求学,而后又载着他学成归来成为教师。高清海还记得,过去每逢春节,车上的乘客都是带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外出销售,以此补贴过节开销,如今却反了过来,归来的人们总是从外带来各式年货和给家人的新春礼物。

时光在 " 慢火车 " 的来去之间悄然流过,沿路的风景也慢慢改变,从车窗往外望去,不再是低矮的民房和光秃秃的山地,而是林立的新式民居和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村庄。

" 交通工具不单单求快,满足社会发展和乘客需要才是我们‘铁路人’的责任和担当。" 长征车站党支部书记乃学锋说。

" 慢火车 " 的这头是解不开的乡愁,那头是放不下的梦想。刘乐说:" 等我闯出一片天,要带着父母坐火车去看看远方。"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韩彤

来源丨新华社

相关标签

长征 甘肃省 春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