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0 日,记者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悉,该校五支学生队伍近日先后在第 7 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简称 CCPC)及第 46 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简称 ICPC)中荣获佳绩,共获 5 金 7 银 1 铜的好成绩。
其中,由数据科学学院大一学生徐源、李冬旭和经管学院大一学生忙秋阳组成的 Novices on the Road 队伍获得港中大(深圳)学子在程序设计竞赛中的首个金奖,基本锁定了代表中国参加 ICPC 世界总决赛角逐的名额,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起进入世界总决赛的内地高校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港中大(深圳)队伍创造了参加首场 ICPC 比赛就直接跻身世界总决赛的战绩,这也代表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果已经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港中大(深圳)程序设计竞赛团队虽然年轻,却有着不俗实力和极大潜力。在 ICPC 亚洲区域赛的沈阳、南京、济南、上海站的比赛中,港中大(深圳)五支学生队伍共夺得 2 金、4 银、1 铜的成绩。在本次 CPCC 广州、桂林、哈尔滨、威海站的比赛中,港中大(深圳)学生队伍共夺得 3 金、2 银及女生赛银牌的成绩。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两个比赛的学校排名中名列前茅。ICPC 沈阳站中,港中大(深圳)从来自亚洲区 271 所学校,近 600 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名。此外,还分别在 ICPC 南京站、济南站和上海站获第 3 名、第 43 名、第 51 名的成绩。在 CPCC 赛事中,港中大(深圳)荣获广州站第 8 名、桂林站第 16 名、哈尔滨站第 18 名、威海站第 18 名及女生赛第 43 名的成绩。
据悉,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 ICPC)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之一。赛事由各大洲区域赛(Regional Contests)和全球总决赛(World Finals)两个主要阶段组成,每个赛季持续时间约 9 个月,来自全球 6 大洲、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所高校的近五万名大学生参与该项赛事。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被誉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奥林匹克。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简称 CCPC)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年度学科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灵活地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算法设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编程实现和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马明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