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2-10
屏风、壁画、车挂、书签……“虎元素”麦秸艺术品走俏节日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柏凡露 ZAKER 哈尔滨记者 梁可心

" 一个大碗上面盛满了金黄的麦穗,代表着丰收的寓意,也代表着岁岁平安,所以不少企业批量订货。" 近日,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麦秆剪贴技艺第八代传承人李宝霞告诉记者,虎年春节期间,公司麦秸画制作车间迎来销售旺季,百余种 " 虎元素 " 麦秸艺术品走俏节日市场,同时,一些企业还大量订购了名为 " 中国粮食 中国饭碗 " 的麦秸艺术品,象征新的一年丰收吉祥。

日前,记者在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麦秸画制作车间看到,非遗传承人们正在赶制《中国粮食 中国饭碗》《虎虎生威》《国泰民安》等麦秸画订单产品。李宝霞说,经过撕毛、烫色、浮雕等工艺处理后,普通的麦秆变身一件件 " 艺术品 ",今年公司以 " 虎元素 " 制作的大小屏风、壁画、车挂、书签、首饰盒等工艺品达一百余种。

作为麦秆剪贴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的王洪江已经在这里工作了 50 多年,剪贴形态各异、造型逼真的小老虎是她的绝计。" 这些具有‘虎元素’的作品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的,光一张虎脸图案就要耗时三个多月,为了尽快赶制订单,春节前,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做工。" 王洪江说。

王洪江告诉记者,麦秸工艺品以麦秆为原料,利用其自然光泽、纹理和质感,经过十几道手工制作程序,并借鉴国画、素描、油画等诸多艺术手法,将花卉、风景、建筑、人物、动物等用麦秸生动地表现出来。多年来,他们经过对麦秸画技艺不断创新,已在麦秸单一的平贴基础上研制出浮雕、立体、圆雕等手工制作技艺,使麦秸画质感更强,形成了烫光、抢毛、撕毛等独有工艺。

据了解,坐落于南岗区的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哈尔滨市工艺美术厂,创建于 1956 年。在南岗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的支持指导下,已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中国文化部评为国家重点文化企业。与此同时,南岗区通过不断加大对非遗项目的帮助扶持,2018 年为哈尔滨市麦秸工艺技巧成功申报并争取到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技艺传承基地 " 的项目建设资金 640 万元。

如今,新建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技艺传承基地既是大型麦秸画生产基地,更是麦秸技艺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创作于 1956 年的《天安门》、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国礼的白孔雀作品《素艳》…… 五大展区、六大版块,全方位展示了风光、地标性建筑、平贴、花卉、动物、博古、屏风和壁画十几个系列产品,代表着我国麦秸技艺的最高水平。截至目前,公司生产的麦秸作品已在各类专业评比中荣获国内外诸多奖项,用麦秸技艺打造的 " 麦艺轩 " 品牌,被评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十大名牌。

编辑 于勇澜

值班主编 姜雪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