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 ……" 每当听到这首唱红大江南北的庆阳民歌,就想起了儿时家乡的元宵节。
"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陇东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家户户张灯结彩,一盏盏挑在高杆上的灯笼,照亮了山村的夜晚,乡间的小路上,热闹的社火队在 " 春官 " 在前舞扇说诗带路," 红脸关公 " 挥刀助兴压阵,演员随着 " 咚咚锵,咚咚锵!" 的锣鼓点声边走边舞,社火队挨家挨户转院拜年 " 禳院 ",春官每到一家就随不同的家庭情况,舞着扇子现编现说一首诗,祝愿主人万事吉祥如意。
" 正月十五雪打灯,十株庄稼九个捆。" 元宵节降一场雪极其珍贵,瑞雪兆丰年,淳朴的庄稼人,这一天见到降雪,就格外欣喜和亲切,洁白的雪花从浩瀚的天空飘落下来,虔诚的老人们挂起红彤彤的灯笼,笑容满面对着苍穹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元宵节有家家户户扎灯笼风俗,进入正月爷爷奶奶用高梁秸秆和竹篾扎制灯笼骨架,用白丝纸粘制罩子,并用色彩绘画吉祥如意的图腾,装饰的各式各样灯笼,元宵节晚上,我们挑着灯笼,点燃灯笼里的蜡烛,兴奋地奔跑在田野上,把寂静的夜晚装点的五彩斑斓,雄浑的原野上,我们的笑声随风飘泊很远 ……
小时候家乡没有吃元宵的习俗。但陇东民间有一种辟邪祈福的习俗,那就是捏生肖面灯,以求四季平安。捏生肖面灯,就是家里有什么属相就捏个什么形状生肖,每盏面灯中间捏个小槽,中间插根棉花灯芯,滴几滴胡麻油点燃。用生肖灯照照全身用来驱邪降福。捏面灯一般选陇东当地产的荞麦面或糜子面,这类面捏制生肖面灯受热不变形,吃起来筋道可口。
元宵节点灯笼象征着人丁兴旺,点灯的灯光是庄户人的希望之光、吉祥之光,寄托着庄稼人对人寿年丰的祈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在带来温馨的祝福同时,也丰富了陇东农耕文化的风俗的内涵。
□秦克云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