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2-02-11
北京冬奥会有多棒?瑞士、立陶宛运动员有话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瑞士滑雪运动员内文 • 加尔马里尼(Nevin Galmarini)即将结束为期 9 天的 " 北京冬奥之旅 " 启程返乡。10 日,加尔马里尼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这样概括此次 " 中国行 ":参加北京冬奥会是一个非常棒的体验,这是一段永恒的、特别的记忆!希望能再来一次中国!

图为瑞士滑雪运动员内文 • 加尔马里尼在冬奥村。受访者供图

内文 • 加尔马里尼是一名 35 岁的瑞士滑雪老将,参加过 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并先后在 2014 年索契冬奥会和 2018 年平昌冬奥会上摘得单板滑雪男子平行大回转项目的银牌和金牌,北京冬奥会是其第四次征战冬奥赛场。不过,作为卫冕冠军出场的加尔马里尼却爆冷未能进入资格赛。

加尔马里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 日抵京后,他立刻进入闭环,来到张家口的冬奥村,食宿、交通等方面安排得非常好。这里的美食广场里汇聚了欧洲美食、中国美食,还有肯德基。他吃了肯德基炸鸡汉堡,觉得 " 还不错 ",也想尝尝其他中国菜。

加尔马里尼 1 月在瑞士感染新冠肺炎,康复后得以参加北京冬奥会。外界有声音认为北京冬奥会闭环措施有些严格,加尔马里尼对此表示," 我没有看到有什么问题!从宏观角度来说,疫情期间举办冬奥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制定规则,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他介绍说,在冬奥村每天都要接受核酸检测,但这也不是什么问题。瑞士代表团有专用检测点,不用 1 分钟就能测完,非常高效。加尔马里尼说道:" 我认为中国做得非常好!运动员们明白,想要保障自身安全,就必须遵守相关防疫规则,我想大家都对此表示理解 "。

这名国际赛事经验丰富的老将对中国的雪场赞不绝口,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我在中国雪场上的感觉非常好!不得不说,像单板滑雪这样的比赛场地太棒了!和之前参加过的冬奥会相比,很完美!"

加尔马里尼解释说,他住在欧洲的高山上,有很多天然雪,但仍会使用大量人造雪,原因是人造雪可以延长赛季,也更适合比赛。而且,中国使用大量绿色资源制造人造雪,这是很棒的做法。此外,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也给加尔马里尼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在这里遇到的每个人都非常友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同场竞技,享受到了无比开心的时光。" 他这样说道。

未能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加尔马里尼的一个 " 小遗憾 "。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因为路上需要一些时间,考虑到疫情期间以安全优先,最后决定在酒店房间里观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电视转播。他说," 我以前参加过冬奥会的开幕式,但是代表团里有些没有到开幕式的年轻运动员是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谁都无法预知职业生涯的长短,我为他们感到‘遗憾’。"

作为单板滑雪男子平行大回转项目 2018 年平昌冬奥会的冠军和 2014 年索契冬奥会的亚军,今年却未能进入资格赛,加尔马里尼坦率的向《环球时报》记者分享了心路历程。

原来,加尔马里尼 2 年前背部受伤,由于手术错过一整个赛季。经过一年的康复治疗才得以恢复正常生活,又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重新达到世界顶级运动员的水准。他平静地说," 现在的情况和 4 年前完全不同了,那时的我一直是世界第一,最爱的就是金牌。但受伤之后的经历让我感觉,可以参加北京冬奥会已经非常开心了 "。

加尔马里尼不掩饰 " 想要更多 " 的心愿,但表示 " 也必须接受现实 "。他的职业生涯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成绩,沮丧一两天之后,他还会保持积极态度,继续向前。

实际上,北京冬奥会是这位 35 岁老将的 " 奥运谢幕 "。他明确表示无法参加 4 年后的下一届冬奥会。他刚刚获得科学硕士学位,人生里还有一些其他事情要做,期待学习新鲜事物,找到新的方向。

在采访中,加尔马里尼谈起他眼中的奥林匹克精神。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放眼全球,有国家间的冲突,有政治分歧,也有宗教分歧 …… 但在体育运动中,这些都不重要。不管来自哪国,不管什么肤色,全世界的顶级选手在赛场上公平竞争、努力拼搏,将带来一股惊人的力量,这就是他所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

番外

立陶宛运动员称赞北京冬奥组织工作:入境只花 20 分钟,赛道丝毫不逊欧洲

当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上空,本届冬奥会的参赛选手、立陶宛高山滑雪运动员安德烈 · 德鲁卡洛夫十分激动。" 我一直想去中国,能从高空俯瞰北京是我的梦想。" 德鲁卡洛夫 10 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这座城市以及冬奥村都印象深刻。而对于中立两国处于低谷的关系,德鲁卡洛夫则表示他不太在意," 我认为在冬奥期间,政治和冲突都应该被搁置一边。"

立陶宛高山滑雪运动员安德烈 · 德鲁卡洛夫

本月 8 日上午,德鲁卡洛夫抵达北京并入住延庆冬奥村。" 虽然在机场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并办理一系列入境手续,但这些只花费了 20 分钟 ",而在从机场乘车到延庆途中,德鲁卡洛夫也在观察沿路北京的景色。" 在飞机上我就注意到那些高楼大厦,即使远隔数十公里也非常显眼 ",德鲁卡洛夫也对延庆冬奥村称赞有加,认为村内崭新的建筑都十分漂亮。

这是德鲁卡洛夫第二次参加冬奥会。平昌 2018 冬奥会上,年仅 18 岁的德鲁卡洛夫是立陶宛代表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他当时就曾对媒体表示,"2022 年的北京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目标。" 如今,他梦想成真,即将踏上北京冬奥的赛道。

根据立陶宛奥委会上月公布的消息,该国将派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参加北京冬奥会,其中包括 13 名运动员,分别参加高山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和花样滑冰。

抵达延庆赛区的第二天,德鲁卡洛夫就前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进行了训练,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这里的雪大多是人造的,但赛道的质量丝毫不逊于欧洲。与此同时,德鲁卡洛夫也对延庆冬奥村细致、热情的服务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是志愿者、清洁人员和安保,所有人都非常友好。冬奥村提供的食物也很好,种类丰富。" 德鲁卡洛夫说,根据相关规定,运动员需要每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需要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 这些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此次立陶宛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有着非常特殊的背景,因为中立两国关系正处于一个低谷。去年 8 月,立陶宛政府宣布允许台湾民进党当局以 " 台湾 " 名义设立所谓的 " 代表处 ",中国政府随即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同年 11 月,中国外交部宣布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去年底,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表示,他本人及该国其他政府部长将不会出席北京冬奥会,而这也被认为是该国政府追随美国等少数国家,试图对北京冬奥进行所谓的 " 外交抵制 "。

" 我听说了两国之间出现的政治问题,我也读了很多相关新闻。但我认为,奥运是一个机会,可以把所有政治和冲突都搁置一边,让运动员得以专注于比赛。" 德鲁卡洛夫说,从运动员的角度,他没有观察到两国关系紧张带来的影响," 我只专注于我的训练和比赛。"

这名立陶宛运动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认为冬奥会体现了中国为这一盛会的付出以及出色的组织能力," 中国人总是看起来很友好并乐于助人,尽管我们可能语言不通。" 德鲁卡洛夫说,当新冠疫情结束后,他希望以游客的身份再次来到北京。

来源:环球时报 - 环球网

编辑:书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马里 环球时报 北京冬奥会 瑞士 冬奥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